第二十一章 差距第3/3段
这很正常,术业有专攻,别看只是二阶的东西,外行人差不多要四阶金丹或是五阶元神才能理解,技术的等级虽然固定,但也有好坏之分,专业人才同样有高低之别,就像用生铁铸剑和用钢材铸剑,质量差异明显很大,由于修行界常见的灵气风暴和空间折叠扭曲,研究同等技术,大乾国自己最多只能做到一千里内无碍通讯,对于万里计量的国土明显不够用,而且耗费高,信号差,易截取,缺点实在太多。
大乾国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快速通讯方式,开国时各个府级官府间就建设有传送阵,后来甚至扩大到某些县级官府,可惜完全不能普及。
跟传送阵比,利用神阙“实时通讯”优点明显,最重要的是耗能少,省钱!
对于国家来说,能不能降低成本才是一项技术价值高低的体现。
要知道每次开启传送阵的花费都要以灵石计数,虽然传递信息要简单一些,但是没有成百上千两银子根本不要想,用上这项技术后,只是使用一些非修行能量就能把信息极快的传输过来。
甚至说神阙现在的能量转换系统就是这门技术附带的,要知道,信仰之力中杂乱念头太多,地脉之气太过浓厚浑浊,太阳火精本就至刚至阳,星辰光华比太阳火精温和一些,但同样不是好控制的,太阴月华是好东西,关键是直接收集来的月华寒气太重,如何精妙的控制这些能量本就是问题,在合作未曾开展之前,大乾国对这些能量的利用率很低,控制手段很粗糙,这也是和地府合作后“通能”才被提出的缘故,在这之前大乾国还做不到把爆裂能量安全输送进入千家万户,真要送进千家万户,那就不是供能了,完全是控制人口!
再说学堂的“通信”一事,话说一千年前这个概念被提出,到本朝盛武皇时差不多已经彻底落实下来,一次花个十两银子差不多就能联通乾国境内所有目标了,而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材的地方,学生最起码需要知道国家最近发生了什么吧?
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乾国的历史课本每二十年修订一次,现在学堂使用的版本还是十五年前的,整整十五年啊!修行界整体的发展虽然比较慢,那些大修们眼睛一张一闭就是上千年,但大乾国近些年发展快啊!完全称得上日新月异!
都盛武104年了,学习的东西还是盛武89年的,这中间多少东西遗漏了?
大乾信息部新闻司每天探查整理的消息难道是摆设?
还是看不起我们小学生?
虽然除了我王大柱14岁外,其它都是6~10岁的孩子,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又不是五千年前战乱年代,孩子们接触的信息多么多,孩子们发育的多么快,都六岁了,谁还不知道点儿什么呢?
呸!简直是狗眼看人低!
等我王大柱做了礼部教育司司长,不,礼部尚书,看我不如何拍死你们这些前浪!
思前想后间,床上王大柱搂着衣衣温软如玉的身体,觉得很舒坦。
话说那颗紫光珠挺神奇的,融入衣衣身体后,似乎形成了一片独特区域,使得衣衣周围一小片环境都得以改善;学堂的宿舍虽然是普通材料建造,但匠人水平明显很高,楼舍建造巧妙,夏日里并不炎热,但若是搂着一个睡觉的话还是有些令人烦躁的,昨晚只是因为夜里温度降低了一些,二人睡在一起才没啥事;但现在是下午三点多,正是阳光灿烂热气升腾时,衣衣的小身体仿若温和玉石,搂着还能降温!
靠的越近效果越加。
于是大柱手脚愈发不安分的动了起来,衣衣他爹的话一下子被抛到九霄云外。
唔,皮肤似乎更光滑了!
体香似乎也更浓郁了!奶香奶香的!
真棒!
以后不仅要建一个柳府那样的府邸,还要生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王大柱的人生目标又多了一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