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李福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见院门之时,王素吃了一惊。不过两日时光,这院门却摆脱了破旧之象,换上了一副油漆面崭新的“脸面”,两门之间的缝隙也紧合,一旁的母亲和王默愣在那里片刻,过道邻居低语交流,一见他们来,便住口不说了,作势向王素一家道一声过年好。

  也有人说大妹子好福气云云,母亲低首沉默不语,两侧的王素和王默看在眼里,一把推开院门,拉着母亲一并走了进去,院子里的模样与昨日他家走时没有什么不同,由此也知并非是家中进了贼盗,王素顿时心里了然了。

  一俟进门,仅不过半晌,母亲心情阴郁困顿,真真像是乌云盖顶、不透一丝春风,走起路来,她看着更是步步点地如踏针毡。

  见到这一幕,王素再也忍不住了,试问道:“这扇门是福全叔做的?”

  母亲似乎没有听到他的问话,紧抿着嘴巴,旁边的王默显得非常有眼力劲,也不作声,脚下步伐却加紧了不少,王素见状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打开厅堂的门,把提着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过了好一阵子,母亲才从那般沉默中挣脱出来,接着意识到一家子还没吃午饭,而此刻日头已经偏西,三人饥肠辘辘,所以母亲马上便收拾好情绪下了灶房做些吃食,王素两兄弟见母亲出了门,灶房烟囱上升起了烟火,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看母亲心事重重,咱们两个还是少说话,若惹恼了母亲,恐怕没有好果子吃。”王默小声斟酌道。

  “小弟真知灼见,为兄实在是佩服到五体投地。”王素佯装佩服,竖起大拇指。这幅作态,看的王默忍不住撇了撇嘴。

  对于为何母亲这般回避福全叔,王素两兄弟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心里早已明明白白。

  若说起这事,还得从早些年说起,那时父母刚成家,新房安在了靠近县城的地方,当时那里也有不少户人家,大多是想借着县城的东风做点生意,凑合生计,或者在县城里有活儿,贪图个近,但有手里没多少钱,只能在靠着现成的地方买房子。

  王兴仪夫妇当时便是这种情况,知道庄户来了新主,各家来串串门联络感情是必不可少的,来的大多是家中的妇女,加上王素母亲口齿伶俐、热情大方,很快几家就相熟了起来。

  其中有个妇女与王素母亲关系最好,他丈夫是做木匠活儿的,叫李福全。

  通过两人的关系,王兴仪和李福全也认识了,那时李福全时常给家里制作些零散家具,像是桌椅板凳等不值钱的木制品当做礼物给送到了王兴仪家中。

  时间长了,王兴仪觉得不好意思,琢磨着自家家贫如洗,盖了这个房子后,其余的钱都用来买笔墨纸砚了。

  在得知李福全家孩童已到了三四岁的样子,王兴仪便出动提出要教导他的孩子开蒙识字,这当然让李福全一家喜出望外,很快便敲定了。

  不出意料,第二日李福全便把一年幼的孩童给送了过来,因为念及黑子这个名字上不了台面,便又索性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李甲,这便在家中安顿下来,读起了书,可惜的是,过了两三年李甲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天分。

  反而在力气上是一把好手,仅六岁的年纪,便能抬起一根五尺长的实心木头。

  再加上后来王兴仪在官学干了几年,攒下了些家底,便把家搬到了城里,也就是现在王素居住的这个院子,时间长了,两家没了走动,感情就一天一天的淡漠了。

  后来李福全偶尔得知了王兴仪意外去世,便时不时地托人照顾王素一家,当时家中过得贫寒拮据,李福全便送些干粮肉食。

  这一做法让王素母亲很是感激,而且她也看出李福全没有啥坏心思,但是因为要照顾兄弟俩,所以没有表现得太过于亲近,而是比之从前更加疏远了几分,直到前几年,李甲母亲生了病离世。

  过了阵子,李福全便托媒人想要提亲,但母亲仍然没有应他,但李福全并未改变热情。

&ems把一年幼的孩童给送了过来,因为念及黑子这个名字上不了台面,便又索性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李甲,这便在家中安顿下来,读起了书,可惜的是,过了两三年李甲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天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