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再见道士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长源也听出他话中之意,便不再说闲话了,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道:“昨日我去一位同窗家意外得知了一件消息。”

  顿了一下,见王素此时也好奇的望向他,心中顿时满意,接着道。

  “他说不久之后教谕便会到学堂命题一场考试,胜出者得入教谕的法眼,对未来举秀才一事有莫大的好处,临走时,那位同窗还嘱托我莫要声张,只看他的模样我断定此事应该为真。”

  闻言,王素愣了一下,神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但凡涉及学业仕途的,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莫要看此刻王素站在桥上期待道士能将他引入修行一途,但若真的那般说他彻底放下了读书便有些想的太过于简单了,实际现在连王素自己也拿不准究竟所求为何,他一方面企图一窥那个离他平日里生活过远的神秘世界,而另一方面他又难以辜负坚持了十数年的读书为官。

  现在他已经陷入了两难之境况,依照王长源所言,在此要紧关头,他显然是应该回家闭门复习功课的,但是他又想要见识道门玄意,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

  王长源告知了他一声之后,未曾在此多待,稍一拱手便转身离去了。

  独留王素一人在此静默无言,良久伫立。

  这般看来,他应该是专门来告诉自己此事的,倒也并非是特意来看望王默的,至于叔父一家如何得知王默生病一事的,王素此时已无心思索了。

  他扪心自问,依照现今的官学风气来说,只懂个雕章琢句的老书虫终究是难以为继的,在朝堂贵人眼中诗词乃是小道。

  而对于策问这等务实一事他又实在不擅长,若强求留在官学中继续读书,而放弃眼下这个有机会步入道途的机缘,到最后恐怕是一场空,王素感觉他此刻内心十分纠结,就像是思绪缠成线团,剪不断理还乱。

  若将此事放到几年前,王素对于此等事的处理,恐怕只有将其放置不理。

  如今年纪一日日增长,渐已逼近弱冠之年,此少年长成青年,终究是肩上有了份担当,不再像之前一样那般,只顾得遮眼闭耳,强作不知。

  “看书生心事重重,此处有好山千丈、好水万里,更有灯火万家,岂可尽付诸于你这愁眉愁眼中?”

  一王素期待已久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

  他恍恍惚惚间,愣在了那里,一双眼睛呆滞的注视着面前、桥下的冰封河面。

  好一阵子,他才缓过神来,猛地转过身来看向前处。

  王素惊喜道:“是你!”他看见岸边临河不远处站着一位他朝思暮想的、那位穿着邋遢的中年道士,又闻此声,王素心底实在是着急,快步走下桥,仅几个弹指便来到了道士的面前。

  他愈发觉得此道士好像稍一抓不住便会驾起云彩飞上九天之巅,再与尘世无一丁半点的纠葛。

  “书生可是再找我?”

  王素狠一点头,紧接着长辑到地,恭敬诚恳的说道:“正是,还请先生收在下为徒,我愿一生侍奉左右。”

  道士并没有马上回应,而是说了一件看似不相干之事。

  “昨日夜里某与一鬼魂、并一生人共饮帝流浆,尽一缸之量,好不痛快!”又道:“饮到兴尽处,那一鬼魂忽然拿出了一幅画,我只瞥了一眼,见此画并无甚特别之处,言道‘稀松平常,不甚高明’,这鬼却不言语,作讳莫如深状”

  “等我复观此画时,画中山川宫室,庙堂江湖,还有冲霄一鹤,再一看,忽见到一小桥,你猜我在桥上见到了什么?”道士见王素低头作沉思状,问道。

  “向来是见到了我吧。”

  王素既然是个读书人,显然脑袋也是有点灵光的,道士既已点到此处,他当下便脱口而出。

  道士见状也不奇怪,一颔首,便转身离去了。

  王素还没来得及追上去,道士早已经没了身影,除了两边的过客路人来往纷纷。

  忽然在某处不可见之地飘飘然传入他耳中一道声音。

  “去南山寻我。”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