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精准扶贫(四)第2/2段
“行、行、行!良相难得与民同乐,我就借花献佛,请良相与裴主簿吃一碗蒸饼。”
李君羡说时,随口又向邹头陀要了两碗蒸饼,小摊位大多没有落座之地,房玄龄就顺势撩起袍衫坐在了一块石碑上,长吁短叹。
适才他刚回家吃了些羹汤添补空腹,有了气力,缓过神来,想起架着驴板车远去的李君羡,询问裴行俭出了何事?
在听闻李君羡要来胜业坊取钱帛,房玄龄大感不妙,这两日,李君羡所作之事全都是在刀尖上跳舞,让人心惊胆寒。今夜若是惹出乱子,东窗事发,自己又得被李二骂个狗血淋头,急忙与裴行俭赶了过来。
房玄龄放心不下,裴行俭更甚之,只是今日也确是见到李君羡的奇异想法,不好言语过激,于是满怀笑容:“五郎且说说于何处取得钱帛,又有几多,好让我与良相为你盘算,能否筑建十间豆腐坊?”
只见他神神秘秘凑近房玄龄,轻声耳语道:“钱帛就在良相屁股底下!”
闻言,房玄龄猛地跳将起来,好似针扎了屁股,片刻,回过神来,指着适才屁股下的石碑:“五郎是说,这断壁石碑之下藏有金钱?”
“正是!”李君羡掩声道,“只是财不露白,尚需等一众商贩离去后,再行挖掘。”
“五郎又是如何得知呢?”二人异口同声道。
学着适才贩卖羹臛的老叟一般,李君羡摇头笑道:“不可说,不可说!”
话言未了,突然一声瓷碗落地摔碎之声传入耳中,路人争相寻望,却见一垂髻小儿仰头倒在地上,啼哭不止。小儿的阿耶连忙抱起他,拍拍身上的尘土,咒骂道:“坊门本就狭小,还在此处设了两对犄角,是嫌碰不死人吗?”
原来是那垂髻小儿正吃得起兴,不小心为路人挤了一下,顺势倒向坊门,而坊门两边设有两对犄角,小儿被犄角所绊,失了手中香喷喷的蒸饼。
邹头陀见状,将刚蒸好的一碗蒸饼递与义愤填膺的小儿阿耶,哄劝道:“严二郎莫气,这对犄角也触翻了我推车多次,你若有心,不妨寻个机会,向万年县县令说说此事,也好让我少失些营收。”
“明日就去!”严二郎叫嚣着接过蒸饼,将儿子拉到一旁,小心翼翼地擦去儿子脸上的泪花。
这时,馋嘴的杜怀恭等人终于寻了过来,李君羡以为几人良心发现,一问才知,将过子时,小贩们开始散去,此前被几人抢去的银钱也所剩无几。
李君羡没好气道:“吃饱喝足,也该干正事了,去把驴板车拉到此处坊门。”
半个时辰后,胜业坊内人群零零散散回家,喧闹也逐渐退去,裴行俭似乎比李君羡更为心切,不断催促着挖掘,只是那邹头陀今夜似乎营收不佳,一直在等人群散尽。
几人无奈,先出了坊门,绕到西南隅的胜业寺墙根处,饱受暮春时节的花蚊子摧残。终于在房玄龄脸上无处可叮时,坊内小贩悉数散去,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只剩下满地狼藉。
“搬!”随着李君羡一声令下,杜怀恭几人合力挪开最外围的一块石碑。不一会,空出一大片来,李君羡拎起锄头,从女墙处一锄头一锄头小心挖下,逐番试探。
夜深人静,四下无人,看着几人热血汹涌,心怀儒法礼教的房玄龄双拳不住地摩挲在怀中,莫名有种做贼的感觉。
正揪心时,突然,‘噹’地一声,锄尖好似碰到了瓦罐之类的硬物,裴行俭又急又怕,小心翼翼上手去刨,待顶层泥土尽去后,露出一盘大的瓮盖,再往深刨,那瓷瓮竟有一人抱粗。
这时,女墙不远处传来了金吾卫巡夜的脚步声,望风的杜行如连忙悄声疾呼众人掩身墙下,玄月洒在大气也不敢喘的房玄龄脸上,煞白无比,已近花甲之年的他,可经不住这般刺激,极力捂住心潮澎湃的胸口,深怕为人发现一代良相竟做出此等偷鸡摸狗之事。
片刻,金吾卫脚步渐渐远去,众人第一时间围向瓷瓮,裴行俭轻轻掀开厚重的瓮盖,只露了一丝缝隙,便见金光扑面而来,夺目耀眼。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