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成天就想着吃独食第1/2段
“临一机的木雕机都卖疯了!”
井南省合岭市龙湖机械厂,厂长赵兴根拿着一张报纸,对担任厂总工程师的弟弟赵兴旺嘟哝道,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在他拿的那张报纸上,登着一个整版的广告,上面用硕大的字体写着:
“木雕机床,创业担当;长缨在手,人生辉煌!”
秦仲年带领临一机的技术团队,用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木雕机的设计。与此同时,新经纬公司也完成了对木雕机床专用图案设计软件的开发。
按照唐子风的要求,这款软件突出了“傻瓜化”的特点,任何从来没有电脑基础的人,只要经过两三天的培训,就能够完全掌握软件的运用。软件带有一个扫描接口,配上扫描仪后,能够扫描图片,再自动生成雕刻图案,届时操作者可以直接把图案提交给木雕机进行雕刻,也可以在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创造出更好的图形。
由于删掉了原有华夏CAD系统中的许多功能,这个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需求也降低了,在486级别的电脑上就可以顺畅地运行,这无疑又降低了使用成本。
万事俱备,临一机与工商银行临河支行联合发起了木雕机床操作技术免费培训。由全省劳动部门挑选的50名下岗职工来到临河,成为第一批学员。经过一星期的培训,学员们都掌握了木雕机床的操作技术,带着散发着油漆味的机床和电脑设备回到自己家乡,立即就开起了木雕店。
据第一批学员反馈回来的信息,木雕店的业务异常火爆。学员们甚至没有机会施展自己学到的图案设计技术,只是用临一机赠送的各种图案模板,所雕刻出来的木雕书画便供不应求,几天之内收入破万的都有好几个。
东叶日报迅速进行了报道,将长缨牌木雕机床誉为下岗再就业的聚宝盆、印钞机,捎带着把为下岗职工提供创业贷款的工商银行也大大地表扬了一通,郭云策的名字果然上了头版头条。看到报纸,郭云策大喜,立即指示田琳琳把报纸用玻璃镜框镶嵌起来,并在文中郭云策的名字下面划了红线,以提醒外人关注。
或许是田琳琳操办此时的时候过于激动,红笔稍稍哆嗦了一下,红线斜斜地划过了郭云策的名字,让人看着有几分诡异。不过工商支行的所有职工对此事都选择了装瞎。这当然就是题外话了。
有了第一期培训的成功经验,第二期下岗工人的培训也迅速展开,同时临一机销售部开始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打广告,声称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但凡对木雕业务感兴趣的人均可到临一机接受培训,培训费全免,食宿自理。
为了配合广告宣传,唐子风又通过王梓杰找了在几家国家级媒体当记者的师兄师姐,请他们到临一机来采访,为木雕机床造势。
利用技术造福下岗工人,为下岗再就业开辟新思路,这是临一机木雕机床业务的最大亮点。时值全国国企职工下岗高峰,最高层领导都三番五次地发表讲话,要求重视下岗再就业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无疑都是新闻热点。
几位师兄师姐在实地走访了开木雕店的那些下岗工人之后,确认临一机的此项成绩真实无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于是一个个挥动生花妙笔,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讴歌东叶省促进下岗再就业工作的巨大成就之余,也把临一机木雕机床的美名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到了这一步,木雕机床想不火都难了。无数个体户云集临河,蹲在厂门口等着买机床;若干个省的再就业主管部门传来订单,一要就是七八十套;还有一些工艺木雕厂,听说有这样好的设备,纷纷上门了解,看过之后也是大笔地订购,用以解放厂里那些拿刻刀的工人。
销售的火爆,让销售部乐开了花,却让生产部门感觉苦不堪言。生产处做过测算,按照最大产能进行生产,临一机一个月也只能提供200多台木雕机床。而仅一个月的时间内,销售部就收到了1000余台的订单,所有订单上都恨不得着写“急,在线等”的字样。
各个车间都开满了负荷,周衡许下无数的奖金,鼓励工人加班加点完成订单。饶是如此,大批的后续订单还是只能排队等候,最远的档期已经排到了半年之后。
这样好的业务形势,馋坏了国内无数的同行。那些国营大机床厂还好说,觉得千儿八百万的任务,也不值得自己放下身段去抢岗工人之后,确认临一机的此项成绩真实无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于是一个个挥动生花妙笔,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讴歌东叶省促进下岗再就业工作的巨大成就之余,也把临一机木雕机床的美名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