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2/2段
陈平道:“对!如果在这儿修房子,我就请外地的设计团体,把品质提高,而且多做小户型的度假房。老冉,你今天提醒了我,来,我敬你一杯。”
三人干了啤酒。三个妹子看他们聊完,一一上前给他们劝酒。
刘懿下午喝了半瓶白酒,在KTV又喝了两瓶啤酒,和公关挨挨擦擦,不免有些想法。不过,靓声娱乐虽然开放,女孩并不乱来。刘懿再三引诱,那女孩仍像圣女贞德一样,严词拒绝。
陈平对刘懿道:“你如果真需要,我给老板说一下。”
刘懿道:“算了,你有路子,还是帮忙找一个良家。”
冉成之不懂什么是“良家”,陈平解释说,就是良家妇女的意思。冉成之惊奇道:“还有良家妇女出来做?”
陈平道:“那是你不懂行情,城里多着呢。她们不仅是良家妇女,有的还有很好的工作,出来赚一点外快。只不过,不是特别信任的熟人介绍,她们不接生意。”
KTV有KTV的灯红酒绿,小吃摊有小吃摊的众生百相。同一个世界,两个天地,一头是欲望、酒精和谎言,一头是生活、生存的担子。
谭竹生第一次感觉到,有比读书更苦的事。小吃摊只工作半天,但半天时间就抽光她所有的力气。她真正感觉体会到赚钱不易,想到家里的每年提供的学费,她只能咬牙坚持在小吃摊继续打工。
一个普通的早上,客人一波一波地到来,又一波地离开,水滴一样投入生活的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谭竹生快忙疯了,好几次端错了桌次。她正为一位客人端上一碗炸酱面,转身回店内时,突然被拍了一巴掌,她被电击了一样有些懵懂。
回头一看,那位身着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乱的客人,悠然吃起炸酱面,似乎事情和他毫无关系。谭竹生强忍泪水,找他理论,但那人毫不在意地反问道:“我坐在这儿动都没有动一下,你莫冤枉我!”
谭竹生把目光投向四周的食客,他们都低头吃面,无一人回应。那人高声道:“我看你就是想碰瓷,我告诉你,在原陵县没有人敢找我碰瓷。老板,你过来!你是怎么管理员工的?”
弱不禁风的老板娘跌跌撞撞地冲过来,还没有走拢,就不停地说对不起:小孩年龄小,不懂事,您就大人大量,不要计较。
那人却得寸进尺,越说越兴奋,控诉谭竹生损坏他的名誉,必须当面道歉。晨风吹过,他的头发一丝不乱。
老板娘示意谭竹生去道歉,谭竹生看周边的食客仍然风轻云淡,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她说话。谭竹生哭着把系在身上的围裙解下一扔,跑回姚娜家。
姚娜终于将酒吧那位胳膊上纹着格瓦拉头像的民谣歌手带回家,那歌手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岔岔枯里”,说这是他们民族的语言,意思是“燕子”,他要像燕子一样飞向远方。
姚娜一听,眼睛里星星直冒:果然跟自己一样,惦念的是诗和远方,何况还是一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简直太配那把吉他和他胳膊上的格瓦拉了。
谭竹生刚丢掉工作,工钱一分钱没有拿到,心情郁闷,犹豫着是不是回彭家坝。她看到两人当着她的面秀恩爱,不由想起彭家坝的人开玩笑,把风流成性、四处猎艳的人称作“燕儿客”,心里更觉不安。幸好,谭竹生想象的那件可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一切都像室外的天气,有些火热,但并不出格,岔岔枯里教了姚娜几句土话后,就拿起吉他唱了几首他自己作词作曲的作品,说这是他的秘密,不会在酒吧唱,只唱给真正喜欢音乐的人。
这一下,姚娜的音乐天赋终于得到开发,她抱着吉他学弹唱,没多久就可装模作样的地扫着琴弦,唱《再见杰克》。唱的次数多了,谭竹生听得耳熟,跟着她哼唱,岔岔枯里大为赞赏,说她们两人组一个组合,一定会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