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外公去世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响应新书记的狠刹人情风的政策,彭龙一直呆在谭诚家,统计人情数量,给镇里的“狠刹人情风办公室”汇报。他没有想到,龙骨洞考古队齐齐来到,连忙迎接出去。考古队送了二百元的人情,让所有都大为惊讶:钱不多,可是来头大啊,考古队至少是处级单位吧?

  吃饭时,考古队七个人独霸一张桌,陈建斌一边吃一边笑着说:“送二百块钱,我们七个人平均不到时三十块钱,能吃上这样有酒有肉的大餐,太划算了。”他侃侃而谈,连王子展都觉得,陈建斌再拿一把鹅毛扇,就是诸葛亮重生。

  黄昏时,胡大雄带着他的“碰碰胡”乐队来了。来彭家寨路路途太远,而且寨子上没有公路,放在长安车里的音响、灯光需要人工抬上来,让乐队的成员很不满意,一路都在发牢骚。

  “碰碰胡”乐队的音响还没有安置好,彭德机带着村里的吹打乐队已经开始演出,他们使用的是堂鼓、小锣、二锣、马锣、钹,叮叮当当,不用音响,声音仍然传得很远。彭德机打大马锣,还时不时将大马锣抛起一米多高,像玩杂耍一样。

  晚上八点,“碰碰胡”乐队开始正式演出,村民都来围观。不得不说,“碰碰胡”乐队毕竟是原陵县的老牌乐队——除了音响仍然不行,他们的整个演出节目,从创意到服饰,在原陵县都是最好的。

  开场节目是四名年轻女孩,跳凤凰传奇一炮红遍全中国的“神曲”——《最炫民族风》,舞姿很炫很时尚,四名女孩身材苗条,短裙鲜艳,上衣齐腰,她们还没有跳完,底下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村民议论说,谭诚虽然是上门的女婿,对老人比亲儿子都孝顺。

  胡大雄接着演唱《世上只有爸爸好》,这首歌已经成为胡大雄的代表作,他的演唱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演唱一开头,彭德福就已经忍不住扑在棺材上,且号且歌:“我的爸爸吔……你一辈子勤扒苦做,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你现在就走了,叫我们怎么办……”

  胡大雄一曲终了,口里叫着:“爸爸,你别走——”便扑向棺材,结果脚下一滑,头撞到棺材上,顿时鲜血直冒,把彭德福吓了一跳,把哭声硬憋了回去,惊讶地看着头上冒血的胡大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谭诚扶起胡大雄,埋怨道:“死的又不是你爸爸,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谭诚平时为人好,家里有事,村民都来帮忙,老人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唯一的毛病在于墓地选址。按照彭德福的意思,父母亲要安葬在一起,不过谭诚说,那块岳母墓地在钟灵山脚下,属于铁路征地范围。彭德福说,现在可以先安葬父亲,今后可以一起搬迁。谭诚费了好几天功夫,才说服彭德福,老人入土为安,先将彭弟雄葬在不需要搬迁的地方,等铁路开始修建了再把彭德福母亲迁来。

  但墓地到底选在哪里,却不容易决定。彭龙找到镇里的支铁办,看了火车站和铁路的红线图,才建议将彭弟雄葬在村东南两河口的下游。彭德福觉得风水不好,又请彭德机去看了阴阳,最终代表政府的彭龙和代表风水界的彭德机,达成共识,将墓地定在村东北的马桑湾。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开始开棺、抽灵、送葬,打锣鼓的、抬灵柩的、丢纸钱的、放鞭炮的,浩浩荡荡几十人,把彭弟雄送到马桑湾。谭竹生一夜未眠,膝盖酸疼,精神恍惚。她木偶一样随着送葬队伍前行。快到达时,她抬头看到陈建斌站在墓地边。

  他在这里做什么?谭竹生摇晃脑袋,不明就里。很多年后,她读到一篇署名陈建斌的论文《从现代农村丧事操办看古代的丧俗——以原陵县彭家坝为例》,才知陈建斌来墓地的目的。在这篇论文中,陈建斌很仔细地描写了彭弟雄丧事的各个环节和葬品的使用,最后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性,很多古代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尚有传承。“礼失而求诸野”,通过对现代农村丧事操办的调查,可以加深我们对古代丧俗的理解,尤其是考古来说,更是如此。例如,彭弟雄安葬结束,我们发现死者家属在墓前给他烧了一个纸糊的斗拱。这种斗拱建筑并不是彭弟雄生前所居,事实上这种建筑在农村已经很少见。这同时提醒我们,在考古发掘时,墓葬壁画中精美的房屋和奢华的生活场景,很可能与这种纸糊斗拱类似,仅代表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论文发表后,陈建斌得意了很久,天天在龙骨洞中宣传他的主张:考古不仅要和文献结合,还要和田野调查相结合,这叫三重证据法,他现在开了一个头,今后会成为教科书重要的内容,指导考古工作。人人听得头痛,只有彭德机愿意听他说,还主动提供自己知道的民俗知识。

  陈建斌难得有这样一名知音,拍着彭德机的肩膀说:“你才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者,我有空了给文化局打个招呼,叫他们给你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当当。”

  这些事,谭诚一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已经无力关心这些事。彭弟雄走了,那块笼罩着他几年的死亡的阴影却没有散去,甚至更加浓厚。从墓地回来,家里一片凄凉。前几天,全家都人强力支撑着,没有机会睡觉,回家只想倒头就睡,但彭德福一进家门,就病情发作,一下倒在门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