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第1/2段
几场潇潇的雨水,悄然无声而至,大元都城外,燕山脚下那汩汩流动的一条溪水,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连绵的雨水把大地滋润了,软软夏风也像熨暖了别儿怯不花的心,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左丞相的位置。他体验到复仇的快乐。
他的那些气味相投的大臣们吵吵嚷嚷的向他祝贺,别儿怯不花现在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满脑子都是想入非非的念头。
脱脱时期派遣的奉使宣抚,除了苏天爵、王守诚等少数人较有政绩以外,其余反而加剧了官场的腐败与民间的疾苦,特别是江西、福建一带,更流传着。
“九重丹语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
“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天”、。
“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等民谣。
为此他准备大刀阔斧,实行和脱脱不同的措施,放权基层,然而事情并非如他想的那样一帆风顺。
至正五年,即公元1345年,苏天爵被认命为京畿宣抚。京畿宣抚主要是宣传圣德和朝廷政令执行情况。
苏天爵在京畿各地巡查期间,深知民间疾苦,不畏权势、直言敢谏,除旧兴废,弹劾不法官吏,兴利除弊之事达783件,他所纠查弹劾的官吏竟然有949人。
这天早上,当别儿怯不花走出议事堂门口的时候,恰巧碰见三人从中走出。此时天已近秋,园中小径已经有落叶。皇宫的总管朴不花正领着太监,带着扫帚在扫皇宫。见别儿怯不花过来,忙侧身让道,别儿怯不花也不理会,径直过去,恰见几位大臣过来,走在前头的中年人,模样俊朗,蓄着两撇小须,衣着华贵,龙行虎步,自带着些许威严。此人正是韩嘉纳。他的身边,跟着两名十六岁的少年,面露傲色,一身雪白劲装,罩着黑色外袍。三人分别向别儿怯不花行礼道:“拜见丞相,您可为我们做主啊!”
“唔,”别儿怯不花回声一应,见韩嘉纳欲言又止,便问道:“什么事?”韩嘉纳陪笑道:“也没什么事,这几位大臣,被苏天爵全部免职了,叫奴才回禀丞相,通融通融,高抬贵手。”别儿怯不花笑道:“什么大不了的事,巴巴都跑到我这儿,韩嘉纳,你过去打一声招呼,叫苏天爵让他们官复原职。”韩嘉纳笑道:“丞相说的是,不过这个苏天爵不知吃了什么药,不给我面子,恐怕丞相亲自出马了。”
别儿怯不花听了,脸上变了颜色,这个苏天爵办事头脑一根筋,总和自己拧着劲呢。
第二天,别儿怯不花应韩嘉纳及几位大臣的请求,去看苏天爵,让他高抬贵手。看见苏天爵他正琢磨怎么开口时,苏天爵早已看见他,忙上来请安,“丞相,大驾光临寒舍,快点里面请。”
“嗯,”别儿怯不花点了点头,万分谨慎地问道:“苏天爵,听说你这次弹劾的官员九百多人,有的部门官员几乎都让你撤光了。真是雷霆大怒。哈哈。”
苏天爵毫不犹豫地回答:“官场么,就是这么回事儿,能者上,庸者下,弱肉强食,没什么好说的。像安西王阿难答是皇亲,打猎过度,侵扰百姓民生,他的县令、典军也经常无罪被他罚。别人阿谀奉承他,他就高兴,别人不遵循他的意思,他就发怒,这样的人作为一州长官,又如何能够治理百姓?……”
“这些官员不作为,是该好好教训一下,不过有些官员人受朝廷培养多年,是国家的根基,朝廷要靠他们办事的,所以不要一杆子撸到底,好赖留着几个官员。”
“这些人戾气太重,该给他们一些教训了,如果大元朝的官员都如此胡作非为,还谈什么国泰民安!”
我不反对丞相放权,但看见他,忙上来请安,“丞相,大驾光临寒舍,快点里面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