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冰镇”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十一章,“冰镇”

  无论世间有多少的憋屈事,多少的荣华富贵,多少的青春美貌,多少红花摇曳……,但时间从不停留在那美好上,也从不停留在那不美好上。

  后来我和康素贞、苏老二也如期转到了苏家祠堂上学了,再后来队里在村西头盖了一所小学,我们整个小学生活便在那新校园度过了。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史老师便回县城去了,尽管她教我的时间很短,我和她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几十年后听村里和她熟悉的人说她还经常地问及我,那慈祥的妈妈一样的启蒙老师永远永远地活在我的心里。

  接着教我的便是康素贞的姑姑,她连着教我们了好多年。

  那时上小学是有早自习的,早自习是固定要背书的,背书是要经过康老师严格检查的,若没有背会课文是一定会受到严格体罚的。

  用竹棍打手便是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经常挨棍儿的是苏老二和二骡子,他们两个各有特点,苏老二总是不下功夫调皮捣乱,二骡子即使下了功夫还是背不会。

  康老师总是头一天下午把第二天早上要背的内容布置好,第二天早自习快下课时她掂着一根小竹棍儿走进教室,然后不动声色地坐在讲台上等待着下课钟的响起。这时苏老二和二骡子便瑟瑟发抖了,他俩会像老鼠一样低着头在教室里看来看去,有时还会苦笑。

  那年冬天的早晨,放学时康老师验背书的情况,苏老二和二骡子早让她那竹棍儿打的靠墙根儿站着抹眼泪了,轮到了我站她面前:“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那时没教材,她就让背这些我们根本不懂的东西,后面那一个“修”字我一时说不出口,无论怎样的咽唾沫,清喉咙,摇头……,真的到了嘴边儿就是吐不出来。

  “伸手”,她不紧不慢地说。

  我伸出右边的小手,因为第一次挨打心里害怕,当那竹棍儿发出“呜”的一声将要落在手上的一刹那,我的五个指头不由自主地倦了回来,那竹棍儿结结实实地落在手指背面,那疼是第一次的,我立刻在地上蹦了起来,但终看见她那严历的目光我没敢吱声。

  过不了关规定要挨两棍儿的。她看见我流血的手背,用下巴示意我换成左手,我闭上眼把左手伸出去。

  “甭倦指头”,她毫不退让地对我说。

  “呜”的一声,竹棍儿狠狠地落在手掌上,有了上回的疼这次稍好受一点,但还是蹦了起来。

  “下一个”,听到她那威严的声音我退下讲台。

  那手疼的坐不住,便哭,东张西望地哭,看苏老二和二骡子两个人围着教室后面的那个水缸把手伸进那水缸里笑,我知道他俩在偷笑我,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我顾不得这些了,走上前把双手也伸进缸里浸在那将要结冰的水里,立刻那手好受了许多。

  这叫“冰镇”。

  伊人李,河南洛阳人,62年5月生,党员,教师,《康素贞》40多万字210章,通过康素贞和苏老二的爱情及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反映了社会大变革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语言诙谐幽默,符合本土特色,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反映了40、50、60、70后,甚至8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人物个性鲜明,语言丰富朴实,解释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哲理,是一部很有地方特色,传承中国文化的长篇小说。   2018年自然走上了写作之路,此作品的某些章节在头条上发表,一夜之间阅读量129.4万人次,一边倒的正能量评论1000多,粉丝800多,有2019年8月16日的“爆款认证”,现整理后发表于“起点中文网”,作品中若有相同的人名、地名和事件,实属巧合。  欢迎提出批评和建议!  谢谢大家关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