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捉襟见肘第3/3段
半年前的诸吕之乱,诸侯大臣共诛诸吕,身为长安政权实际掌控者的吕氏外戚,可谓是内忧外患;但敖仓还是没有少一粒粟米。
即便是原本的历史上,吴楚联军兵临睢阳城下,梁国军队在短短数日便阵亡上万,梁孝王一日七封求援血书送往长安之时,由大将军魏其侯窦婴镇压的荥阳,同样没有让敖仓少哪怕一粒粮食。
敖仓的存粮,便是整个汉室军队心里的强心剂,长安朝堂心中的定海神针。
无论状况糟糕到何种程度,只要敖仓还在,那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反之亦然——只要敖仓失守,胜利的天平就将迅速向叛军倾斜,关中人心惶惶,民心军心大乱!
到了那个地步,刘弘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秦三世子婴。
想到这里,刘弘目光中的沉重便缓缓散去,转由一股自信所取代。
“即刻拟诏:加隆虑侯灶卫将军衔,许便宜行事;令即刻率征越大军北上,限夏五月戊寅日(十五)前抵至丰沛,以护太祖龙兴之所!”
周灶带着征越大军滞留南方,已经快半年了。
大军因水土不服所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也早已严重到此次征越战役进行不下去的地步。
借此机会,以一个合理得由头将大军召回,在解决如今长安中央‘无可用之军’之困局的同时,还能将此次征越失败糊弄过去。
如今不过四月初,最晚再四月中下旬,周灶就将受到长安的命令,启程北上。
实际上,刘弘也早已从柴武口中得知:周灶大军早在春二月,就已经遭受不住长沙的湿闷,而稍稍北撤至长沙-南郡交界了。
得到消息之后,刘弘虽没有立马许可周灶班师,但也委婉的下令:大军北撤五百里,驻扎待命。
若不出意外,周灶大军现在应该是在淮南、汝南交界处,距丰沛不足千里。
在齐军同样距离丰沛上千里,且沿途有地方军队阻挠的情况下,周灶早于齐军抵达丰沛不是什么大问题。
哪怕周灶暂时丢下伤员辎重,挑选精兵数万北抵丰沛,也足以将丰沛围个水泄不通。
如果刘襄真的砸十几万大军死磕丰沛,那长安中央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斗动员,发动民间武装力量,为此次战役的胜利增添砝码。
这样说来,丰沛就算是保住了。
言罢,刘弘不顾殿内众人怪异的目光,继续下令:“着淮阳守申屠嘉领淮阳郡兵一万,于奉诏次日启程,星夜进军,抵荥阳,护敖仓周全。”
既然开国功勋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央也没有可堪一用的成熟将领,刘弘便也只能如历史上的文帝一样,将注意力锁定到了申屠嘉身上。
别的不说,申屠嘉为人清廉正派,没有太多私欲,军功、资历也够扎实,负得起护卫敖仓的重任。
此次动乱之后,不出意外,陈平就将彻底告别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最起码,也将告别汉家政坛,告别丞相大位。
如果不出意外,刘弘会用审食其过渡几年,趁机将某些‘离经叛道’的计划提上章程。
待等两年之后,审食其病死于丞相之位时,身为‘亚相’的御史大夫张苍就将大概率成为继任者,官拜丞相。
届时,申屠嘉也可以凭借‘保敖仓不失’,以及首倡尊立太后的功劳,顺理成章的升任为御史大夫。
撇开这些遥远的因素不谈,刘弘选择以申屠嘉作为荥阳,即敖仓的守备将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淮阳郡与梁国直接接壤,距离荥阳得直线距离更是不超过六百里。
如果不考虑中央军和地方郡兵的战斗力差距,淮阳到荥阳的距离,甚至比长安到荥阳的距离还要短!
至于淮阳郡因为申屠嘉领兵出征而陷入危险,则完全不用刘弘担忧:如果刘襄真因淮阳空虚而转头攻打,那和先打赵国没什么区别——浪费时间!
法统根据地保住,战略重地也有了着落,剩下的,便是最重要的抉择了:梁都睢阳,派谁去驻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