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越野赛事运营讨论(2)第1/2段
<p>任海彬说完,王国浩接着继续说道:“接下来我想说说越野赛的补给通常是如何安排的,我们马拉松一般是按照五公里一站的设置来安排补给点的,而像越野赛的五十公里和一百公里这样超长距离的越野一般通常的做法是每十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点。马拉松赛和越野赛的补给内容也有所不同,马拉松通常只设置水和饮料的补给,半程过后通常还有能量胶、香蕉、西红柿这些补给。而越野的难度系数更大,因此在每隔十公里处设置的补给也会更多更丰富先。”</p><p>“我发现马拉松赛场上还有好多观众的私补,我们去年的桂马就看到了好多观众在赛道边给参赛的选手设私补的,在那一期的桂马赛事文章里好多参赛选手在我们的公众号留言说当地的市民非常的热情好客,感觉体验也非常的好。”王国浩说完,徐帆插话道。</p><p>王国浩点了点头:“是的,马拉松赛往往是展示一座城市的面貌,很多市民可能会通过私补的方式表达对现场参赛者的热情好客。而越野赛通常是在远离市区的大山里举行,沿途几乎没有观众,全靠我们设的补给站来补给,长距离的越野通常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是二十四小时来完赛,不但需要水、饮料这些补给,还需要各种食物、水果、能量胶包括粥、米饭这些,让参赛选手补充到各种能量,这就对我们的后勤保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说到这里我们接下就不得不思考在这样的山野环境下对参赛选手强制装备的要求以及避免体系的建立,我手上打印了几张越野装备图,图上详细列明了在越野赛中从头到脚的强制装备有哪些?任总,还有大家可以详细看看。”</p><p>王国浩说完站起身,把手上的图纸给每人分发了一份。</p><p>图中的越野者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被详细的标注了出来,一目了然。</p><p>“这个就很直观了,装备非常的齐全。”任海彬看着图纸上标注的装备说道。</p><p>“浩哥,我看了上面标准了好多要准备的装备,你像我们九月份举办越野赛,按理说这个季节天气还是挺热的,为什么还要准备冲锋衣和压缩长裤这些呢?”陈静雯看完后提出了疑问。</p><p>“越野是一项长距离的赛事,在山上的时候天气是变幻莫测的,即使是在夏天,参赛选手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失温的状况,人一旦失温,是非常可怕的,很容易会危及到生命。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昼夜的温差会很大,必须要配备冲锋衣和压缩长裤,我们在考虑赛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极端天气考虑进去,不然就是我们的失职的了。”</p><p>“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陈静雯点了点头。</p><p>这时郭嘉荣深有感触的说道:“国浩说的很对,失温这点我是深有体会啊,差点就挂掉回不来了,至今每次回想起来都还有点心有余悸。”</p><p>“怎么回事嘉荣?说说你的经历。”任海彬问道。</p><p>“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北方烟台旅游的时候,三伏天,天气非常的炎热,然后脑子一热就跑去海里游泳了,一直往海里游了差不多一公里,突然就感觉大事不妙,浑身冷的厉害。然后就想着往回游,谁知道越游越冷,慢慢意识开水丧失在边缘,于是开始大声叫即使是在夏天,参赛选手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失温的状况,人一旦失温,是非常可怕的,很容易会危及到生命。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昼夜的温差会很大,必须要配备冲锋衣和压缩长裤,我们在考虑赛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极端天气考虑进去,不然就是我们的失职的了。”</p><p>“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陈静雯点了点头。</p><p>这时郭嘉荣深有感触的说道:“国浩说的很对,失温这点我是深有体会啊,差点就挂掉回不来了,至今每次回想起来都还有点心有余悸。”</p><p>“怎么回事嘉荣?说说你的经历。”任海彬问道。</p><p>“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北方烟台旅游的时候,三伏天,天气非常的炎热,然后脑子一热就跑去海里游泳了,一直往海里游了差不多一公里,突然就感觉大事不妙,浑身冷的厉害。然后就想着往回游,谁知道越游越冷,慢慢意识开水丧失在边缘,于是开始大声叫喊,但是无济于事,远处的人根本听不到。当时真的是拼了老命往回游,到后来纯粹就是极强的求生意志支撑着往回游,后来听到了岸边海滨浴场的喇叭声响在放着音乐,这才感觉到回到了人间的感觉,然后动力大增,又继续坚持游了大半天,终于脚底踩到地了。回到岸边,我把自己埋到滚烫的沙子里,这才慢慢恢复了体力,然后又慢慢走回了酒店。那是人生第一次出现失温的生死体验,从此再也不敢随便下海了。”</p><p>“所以出现失温是非常可怕的,嘉荣这次真的算是福大命大了。”王国浩说道。</p><p>“是的,真的要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郭嘉荣感慨道。</p><p>王国浩又继续说道:“强制装备就是确保万一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参赛选手大部分时间都是远离我们的视线之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风险都考虑进去,同时还要做好紧急避难系统的建立。比如沿途的村庄村落,能够提前跟当地的老百姓打声招呼,万一有参赛者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去到村民家避避难,等待我们救援队员的到来,而在没有村庄人家且风险系数较高的地方可以建立一个简易的避难小屋,确保每三到五公里都有一个避难点,并明确标注在赛事手册和路书上,特别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