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乾宁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话说两头。

  当赵信等人还在京城中为刘五的事而劳心时,远离京畿、数千里外,却也波涛暗涌。

  此事说来话长,便先从周军的军制说起。

  自从后汉帝国崩溃以后,天下大乱,群雄崛起,各国相继而立。

  周国占据中原江北之地,北有燕国,南有楚国,巴蜀有梁国。此外,还有魏国,天雄等异族国度,可谓群敌环伺。

  为了镇守边地,防御敌国侵扰,周国在边境之地,设下了诸多节度军府,下辖数州之境,总摄一地军政防御之事。

  横海节度,便是其一。

  横海节度直面燕国,乃是对燕作战的主力之一,下辖沧、棣、瀛三州之地,设有乾宁、高阳、义昌、定远四军,共计战兵二万多人,均是精锐。

  宁王杨淮自从杨洪被立为太子之后,便自请外出为将,其中大多数时间,便是在这横海节度府中。

  虽说杨淮在横海节度中,所担任的职位最高也不过是节度副使兼乾宁军主将,但以皇子亲王的身份,从军为将,数年光阴,已是足以将横海军上下,都深深打上宁王的烙印了。

  杨淮解除军职返回京都,说来已经有几年时间,但这留下的印记,却是依旧是难以磨灭。

  此刻,距离太子遇袭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京畿之中,由太子遇袭案所引发的一系列风暴恶浪,随着尚书令卢庆之死,至少在明面上,已经被渐渐的压制了下去。

  但远在千里之外的横海军中,随着卢庆自尽而亡的消息传来,真正的风波却才开始。

  其实,自从宁王杨淮去职归京之后,在皇帝的授意下去,枢密院便已然开始着手削减宁王在横海诸军中的影响,宁王的许多心腹将领,或者和宁王交往密切之人,都以各种理由被从横海节度府调离打散。

  如今横海节度,包括节度使、长史、诸军主将,几乎所有的高层,全部都被换成了和杨淮没有丝毫关联的将领。

  但杨淮所留下的痕迹与影响,却依旧没有被彻底消去。

  说来原因很简单,杨淮为将时施恩甚广,这就导致横海军中,中下层的将校乃至于普通军卒,倾慕或者直接效忠杨淮的,也是大有人在。

  节度军府的上层将领,确实可以更换调任,但这些中下层的将校军官,以及最底层的军卒,却是不可能也全都换了,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横海节度的根基和灵魂所在。

  杨淮的印记既然已经浸入了横海郡的灵魂当中,想要清楚,自然是不易。

  当然,除此之外,另外还有朝廷自己的原因。

  宁王杨淮虽然去了军职,被调离了横海节度,回归京畿之中,但是来自与皇帝的恩宠,却也丝毫不减,甚至相较从前还要更盛几分。

  而皇帝之所以要削弱杨淮在横海军的影响,其本意也不是要打压宁王,更多的是出于帝王的本能,说来也算是保护宁王。

  既然是削弱,那必定是先要保持存在,才有削弱可言。

  皇帝的心意便是如此的矛盾,让底下人又如何敢决绝起来?

  现任的横海节度使名叫朱执信,便正是在宁王杨淮奉命去职归京以后,从外镇调任过来的。

  朱执信从军多年,也算是周军中的悍将。

  其上任之后,并没有用多长时间,便是在枢密院的默契配合之下,将整个横海军都梳理了一遍,把和宁王杨淮关系密切的将领悉数调离,又将自己原本的心腹安插进来,如此完成了对横海军的掌控。

  但朱执信所能做的,也就止步于此了。

  在横海军的普通士卒以及中下层的将校军官当中,宁王杨淮的威望依旧极高,特别是其曾经主将的乾宁军,更有不少杨淮曾经的骨干心腹。

  朱执信虽为节度使,但上下受制、顾虑重重,自然也就不能狠下心来清理。

  而乾宁军在杨淮之后,也是更换了主将。其名为陈思华,上任之后,倒是也有意肃清这种影响,进而树立自己的权威。

  只是宁王杨淮虽然离开了军镇,但归京之后却依旧恩宠不绝,甚至于隐隐sp;现任的横海节度使名叫朱执信,便正是在宁王杨淮奉命去职归京以后,从外镇调任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