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狭路相逢(上)第1/2段
这队后金军的头目名叫噶里,在牛录里担任拔什库职务。(拔什库满语意为领催人)
能在牛录内当拔什库的人几乎都是聪明人,通俗点说就是情商和智商都要高些。因为他们要协助牛录额真和达旦章京处理文书、粮饷和其他事务,既繁琐又杂碎。没点上下熟络的能力还真干不好这份差事。
噶里和另一名拔什库龚佳本以为能在萨尔浒大战中立功得到钱财,但由于他们是镶蓝旗主二贝勒阿敏的手下,便被命令带领四十多人在萨尔浒山下充当哨探,美其名曰截杀四散溃逃的明军。他们的活动范围是在萨尔浒山附近,而其他方向则各有各旗哨探队在活动。
俩人眼看着自家军队接连攻陷明军三座大营,听着大军获胜后的欢呼声,心里不由沮丧万分。在满清未入关前八旗军是没有军饷的,想要获得财富只有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行,否则一切免谈。而自己竟被安排了哨探的活计,别提有多窝火了。但窝火也没辙,谁让努尔哈赤明面上重用阿敏,显得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但暗地里时刻提防这个侄儿。至于为啥提防阿敏,那就涉及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之间的恩怨了。身为奴才的他们可不敢对这种事感兴趣,更不敢乱打听。
领令后,噶里和龚佳领着这四十多人开始探查战场周边。为便于行动他们并未穿着护甲。先是顶风冒雪绕着萨尔浒山转了大半圈,结果深一脚浅一脚的连个兔子都没看到。当他们来到山后准备调转马头回营的时候,却在雪地中意外发现了密集的脚印和马蹄印。
后金军士卒日常的生活以牛录为单位,要么是渔猎,要么是耕种,只有发生战争时才整体集结出征。与生活在长城内的汉民相比,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好,野外的生存能力较强,有追踪人与动物的本领。
噶里和龚佳俩人比一般的八旗军士兵要聪明,他们对这些脚印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和判断。根据积雪上两种脚印的深浅以及积雪的硬度,猜测出这支队伍离开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时辰,而且并没有驮运兵器、银两、粮食等份量较重的物资;然后又根据两种脚印的密集度,他们猜测出这支队伍的人数与自己的人数差不多。那么这样一支队伍向北走会去干什么呢?
结论是,这是明军一支哨探小队,有可能是回沈阳送信或是请求援兵;或是向其他三路明军报信示警。也就是说,这支明军小队肩负的使命很重要。那么不管他们是回沈阳还是给其他三路明军报信,结果对己方都是不利的。所以必须要追上他们,在半路上予以消灭。
按照龚佳的意思是派人回去禀报自己的牛录额真请求援军。但噶里不同意,他说:“这几年我们与明军打仗基本就没有输过,往往十几个人就可以打他们上百人。这支明军的人数与我们相当,难道你还怕我们打不过他们?另外,假如我们把这事禀报给牛录额真大人,谁能保证别人不会来抢这份功劳?老弟,今晚这场仗我们本来就没立功劳,如果再把眼前的这个机会丢掉了,你说咱们这次不是白出来了吗,抓几个俘虏回去也总比一无所获强啊。说不定主子一高兴就能赏些财物给我们。”
龚佳想了想道:“你说得对,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决不能让这些明军跑了!”
“好,事不宜迟。现在就顺着这些脚印追上去,多抓几个活的回来!”噶里说罢狠狠的攥紧了拳头。
噶里和龚佳俩人率领手下顺着杨林等人的足迹一路悄悄追踪。为了防止战马的嘶鸣和蹄声暴露自己,他们远远的跟在后面。等确定发现了目标后,他们将战马留在了离此足有两里远的一片树林中。
他们见杨林等人在岔路口临时休息,又见四个方向安排有警戒人员,便蛰伏身形暗中观察。为争取将对方一网打尽,遂定下了分成两路夹击的策略。具体安排是,噶里率人潜入前方的小树林,先射杀对方的头目,使明军失去指挥陷入慌乱,然后用弓箭压制对方不能起身逃跑。与此同时,由龚佳率领剩下的人发动强攻,将明军包围后迫使他们投降。
商定后,噶里仗着熟悉地形,在夜色掩护下率领手下以爬行的姿势偷偷潜入了小树林。一行人为了在行动中不被明军发觉,除了随身的佩刀,卸掉了长枪、长刀等行动不便的物品。他们借着月光,透过厚实的树枝和枯草,影影绰绰的正看到张铁锁向李满仓抱拳施礼。
如果是在白天,噶里绝对会向杨林射箭,因为他的气质一看就是头目。但在朦胧的夜色中,他认为李满仓就是这支明军的头目,否则怎么会有人给他施礼?
李满仓中箭倒地后,噶里对自己的箭术极为骄傲,在夜色中能一箭射杀敌人够吹一辈子的了。他认为胜券在握,仿佛看到了所有明军变成了金银等待自己去捡拾。他大喊一声率领手下冲了出去。树林外地势开阔视野良好,射箭的精准度提升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