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谷之人(下)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万山见杨林一直凝神倾听,便索性把心中苦闷一股脑的道出:“比方张家逃了,官府就要张家所在的甲把他的税额和徭役补齐,甲补不足那么就由所在的里补足。实在不行了便由张家的亲戚补足。如果家资富裕补也就补了,但若是穷的话也只能落下个困顿潦倒、食不果腹,最后只剩下举家逃亡一途了。如此往复,百姓们如何还有活路,耕地如何还有人种?辽东一地尚且如此还不能动摇国本,如若全天下皆是如此,则大明危矣!”

  杨林听罢不禁惊讶刘万山竟有如此见识,开口道:“听老哥你这番话真是明白了不少事情的原委。换言之,能说出这番话的人也不是简单的人物。请问老哥你曾做过其他什么行当?”

  刘万山闻言脸上一红,谦虚道:“俺就是庄家把式,只不过看得多些经历的也多些,没事的时候就琢磨其中的道理。可不象军爷想的那么了不得。”

  “大哥,事到如今你还谦虚什么?我看这杨哨官也不是坏人,你不说我说!”

  刘万海长的比他兄长清秀白净,但身材却瘦削一些。他上前道:“我家本是蓟镇军户,世袭百户之职。祖父于万历初年不堪上官欺压盘剥,举家隐姓埋名潜入辽东。本想着到辽东能太平些安稳的过日子,哪想到,我们家是脱离虎口又入狼窝,这才几年啊战事又起。唉,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家虽是军户,但我们却也是读过书识过字的。我兄长在我们周围的几个村子也是素有威望,担任过乡兵教练之职。”

  杨林一听急忙向刘万山抱拳施礼道:“原来是张百户,失敬失敬!”

  “杨哨官谬赞,我家早就不是军户了,莫再提百户这事。”刘万山一边回礼一边转了话题道:“军爷,早年我在外打猎,知道这村东边七八里外有座山叫东岭,山上树高林密地势陡峭,其中有座山洞,大小可容纳我等百姓藏身。待过些时日天气彻底转暖之后,我等再决定去往何处也不迟。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林想了想道:“莽阿押送你等去赫图阿拉,如果限期未到建奴必会派人搜寻。届时你等被发现了岂不是白白丢掉了性命?此事还需详细计议。”

  “军爷莫要担心,那山洞非寻常山洞。外面的洞口狭小隐蔽不说,而且小洞里面连有大洞,相连之处仅容一人通过,可谓一夫当关。其中大洞冬暖夏凉还有岩石上滴落的泉水,正适合居住。而且这洞还有通向后山的洞口,不仔细寻觅是发现不了的。”刘万山自信满满的道。

  “既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了!一切就由老兄你来安排吧。等我办完公事便前来与你等会和。”杨林心下也是一松。否则就这样不管百姓死活径直离去,自己也是内心难安。

  “多谢军爷信任,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刘万山哈哈一笑,指着那些缴获的后金兵武器道:“不过为了防范山林野兽,这些兵器是否分给我们一些?”

  杨林也是一笑,大方的道:“这些武器铠甲尽可拿去防身。不过还要有劳老兄行使教练之责,否则百姓不会使用兵刃容易误伤自己。还有哪些阿哈,千万不可以放跑他们。”

  “请军爷放心,我会看好哪些家伙的。”刘万山郑重的点点头。

  杨林见此处事毕,便向刘万山兄弟一抱拳:“二位辛苦了。我先行一步,告辞!”

  --------分割线-------

  注:明廷对辽东汉民的态度,由福建道御史杨州鹤的上疏中可见一斑。《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七年三月:“职又思税珰高淮,二十余年来剥蚀辽人不知几千百万金填委大内,只此阿堵便可凑发以辽人之骨肉还,以佐辽人之困危。兴言及此可为痛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