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惊为天人第1/2段
杨林将这二十多人都留下来当炮手。只不过真正能实际操作这两门佛朗机炮的只有二十人。其余的人以预备炮手的身份留下来参加教习,为以后操作其它火炮打基础。
杨林是将门子弟,对火炮和火铳本就不陌生。再加他还有魂游异世的经历,军事知识那是翻了不知多少倍。对于如何操作这个时代原始的火炮自是不在话下。
因为时间紧迫,杨林不能给官兵们详细讲解火炮射击原理及相关知识。而是有针对性的让官兵知道如何操作火炮。例如瞄准、发射、装填和相应的操作程序及口令。
如今这个时代受火炮使用技术和战术的限制,两军交战时往往将火炮摆在阵前。利用短兵相接前的一段时间进行发射,以求杀伤和打乱对方的阵势。但是实际效果只能靠运气和炮手个人的经验来决定。
所以就会出现火炮没打上几炮,敌军就已冲到眼前的情形。这时炮手只能丢下火炮逃到己方身后,完全失去了火炮应有的作用。而且一门重型火炮如果算上驭手、警卫等人员,往往能达到十几甚至二十几人。不仅分工不明确,而且容易产生混乱。
杨林因此仿照后世中国军队炮兵班的人员设置,对其进行了修正和简化,尽最大可能提高炮兵的效率。他额定每门火炮算上炮长共十人,指定了炮长和各炮手人选,明确了职责、分工和站位。
如站位,炮长位于火炮左侧十至十二步处,主要负责观察、指挥和传令。他的视线可不受右侧火炮及硝烟的阻挡,便于观察瞭望。又可让各炮手清晰听到自己的口令;
一、二炮手位于火炮左右两侧,负责瞄准和射击。他们的视野角度较小,但是平直,便于观察目标情况;三、四炮手位于一、二炮手后方,视线不是很好,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前两位炮手调整炮身和高低角度;
五、六、七炮手位于前四位炮手后方五至七步处,主要负责清理炮膛和装填弹药;
八炮手位于火炮最后方十至十五步,与炮身略呈直线。做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各炮手。同时他还兼任驭手,在火炮转移时负责驾驭车辆;
九炮手站位比八炮手还要远上五至七步,可完全观察到四周情况,负责为整个炮组提供警戒。
为了让炮手们明白命令,杨林将旋转炮身的口令改为“向左一个手指”或“向右一个手指”,这样就比军中常用的“向左一点儿”或“向右一点儿”等口令更规范明了。这样不管炮手是否有经验,都可以很好的执行命令。
这个时代的火炮没有高低机,所以杨林为了解决如何调整炮身高低的问题,想出了一个办法——垫木块。
木块其实是用结实的柞木现锯的薄木板,宽半尺,厚一寸五分。每垫一块木块,火炮的仰角就上升一些。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杨林计算的,不是胡乱弄的。
为了得知垫几块木块能打多远、弹道和弹着点等射击诸元,杨林拿着树枝在地上不断写写画画,进行缜密计算。
徐晋和彭义等官兵看着杨林在地上写的那些公式符号,简直把自己的上官惊为天人。他们虽然大眼瞪小眼的谁也不知道这些符号是干嘛用的,但知道这些天书一般的符号绝对和火炮有关。因此一个个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多喘一下,生怕惊扰了杨林。
以致后来官兵们中有传言说,备御大人不仅会巫术用针线缝合伤口救人性命,而且还精通神鬼之法。只是在地上画了些天地鬼符,那些火炮就跟长了眼睛似的,指哪打哪厉害得很。就连朝廷花钱专门请来教授炮术的佛郎机人(葡萄牙人)也比不上他。
张魁武看着杨林在地上不断写写画画,心里激动的很。他是真想成为炮手们中的一员,然后在杨林的指挥下用火炮打击敌人。可惜他虽极有使用火器的经验,但身为哨官要指挥队伍作战,所以最后连预备炮手的身份都没混上,只能悻悻的返回甲哨。
杨林教习的重中之重,是反复演示如何装填火药、弹丸和更换子炮。他告诉官兵,眼;为了得知垫几块木块能打多远、弹道和弹着点等射击诸元,杨林拿着树枝在地上不断写写画画,进行缜密计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