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练兵场上第2/2段
劈山左右两式,交替使出,动作迅速,一气呵成。
通背拳的24式,一一使出,招招紧扣,杀气腾腾。
相传通背拳是清末时期河北人所创,始于冷兵器时代的长矛作战技术,后用于义和团,再经几代人的发展,成为近身搏击的常用拳种之一。
通背拳讲究随机性和不可重复性,而且招法严谨,搏击有力,在外人看起来眼花缭乱,变幻莫测。
在内行人看来,则招式有力,进退有章,暗藏契机,妙不可言。
通背拳,确实属于武林中,易闻难得之技。
他打完通背拳,做了一个收式,再抱拳。
下面的战士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武福有目不转睛,看着小个子谢九明,打完他的通背拳24招式,为他能有如此功力而高兴。
但武福有也看到,他的下盘根基还欠点火候,感觉以后有必要提醒他。
现在轮到武福有出场表演了,只见他走到场中站住,给两边坐着的战士们鞠了躬,然后转身,抱拳,说:“请两位哥哥指教!”
接着,他从小洪拳的起式开始,将36式连贯使出,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柔中带刚,虎虎生风,每个招式看似轻松,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在旁边看着武福有表演小洪拳的谢九龄,他感觉这套小洪拳掌风带力,拳中带钢,身形快稳,每招都能体现“快、猛、狠”三字,他在心里想:这个小子真行,使出了小洪拳的真谛。
他边看边点头,心里说:好功夫,七八个人近不了身。
武福有在战士们的掌声和呼喊中,缓缓地收式,并向连长和指导员鞠了一躬,不好意思的说道:“俺出丑啦!”
郝强连长笑了笑,说:“呵!这么好的功夫,还不好意思呢。”
连长走上来,高声说:“下面请四班长谢九龄和武福有表演杀敌本领,好不好。”
战士们又高喊:“好!”
四班长谢九龄站了出来,抱拳道:“别看武福有年纪小,他的功底很好,我和他都表演一个上阵杀敌的绝招吧。”
谢九龄双手拿了支红缨枪,立即摆出了个“秦王磨旗”,弓箭步,双手握枪,梨花摆头,威风凛凛;紧接着前档右闪,左扎后戳;前突后刺,左拦右挡;一会是棍打一片,一会又枪挑一线,招招尽显六合红缨枪法的奥妙。
谢九龄精彩的红缨枪表演,鼓舞了还拿红缨枪作武器的战士们,他们原以为拿红缨枪怎么能上阵杀敌?现在明白了,只要练好本领,照样能够杀敌保家乡。
在战士们的呼喊声中,四班长谢九龄,打完精彩绝伦的六合红缨枪,收势。
接着,武福有走进场地,抱拳说:“谢班长是个高手,他的红缨枪出神入化,我在枪棍方面还不行,我就来个飞石杀敌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