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1/3段
<p>给刘备和徐荣的调任敕命,很快就发了出去。</p><p>灵帝的旨意里为了试探刘备,写的是让他立刻进京。</p><p>算算日子,信使快马到青州大约是九月十三日,而刘备赶来京城的速度肯定比信使要慢,九月二十之前能到就不错了。而且是只带几个亲随上任那种,兵马一个人都不带。</p><p>给旋门关都尉徐荣的敕命倒是快不少,十一日就能到,理论上徐荣十三日就能回京,然后就该跟着李素回辽东交接工作。</p><p>不过,司隶这边交接关隘防务工作也需要时间,所以拖到九月二十左右问题也不大。</p><p>召回刘备的旨意发出之后,这几天里灵帝又心血来潮问过卢植该具体怎么安排刘备的工作,卢植这才把后续的话徐徐安利给灵帝。</p><p>最终,灵帝觉得让刘备查查张鲁截杀汉使一案、弄清是否有宗室纵容的情形,似乎也不错,就顺水推舟答应了。</p><p>至此,李素跟卢植商议的前三步,基本上都实现了,只差将来正式调刘备任汉中太守、重新出京讨贼了。</p><p>这是最后的临门一脚,急不得的。但临门之前的准备工作,却也在李素的偷偷安排下,一步步转化为了现实。</p><p>九月二十日,刘备抵京的日子,因为刚好赶上了朝议,刘备都赶不及跟李素私聊,几乎是到了京城就入宫办理手续、散朝后到毕圭苑面圣。</p><p>最终,朝廷集议一致通过,改任刚做了三个月辽东太守的刘备,为宗正少卿。大伙儿也都知道,刘备这个宗正副职是个过桥,就是特事特办为了张鲁逆案来的,所以也没什么人拿“刘备太年轻,资历不足”反对。</p><p>而关于刘备离开之后,辽东的军事该如何安排,朝中倒也有不少人吵得厉害,甚至是大将军何进都在集议上对将领人事调动有些看法,但都被皇帝驳回了。</p><p>皇帝早就想好了派徐荣去当辽东都尉,根本没打算跟任何人商量。</p><p>据说集议结束之后,何进回到府里,也是无可奈何,跟一群心腹诸如袁绍、曹操还有别的校尉商议,觉得就此作罢不再跟皇帝争了。</p><p>其他人都没什么反应,唯有袁绍脸色阴沉得可怕事实上,之前诸边将都养寇自重的时候,提醒皇帝刘虞、刘备也有割据嫌疑的那些谗言,有一小部分就是袁绍先给何进扇风的。</p><p>当然了,这里也要给袁绍说句公道话,当时这么提醒的绝对不止他一个,他只是大将军府这边的消息来源,而同时蹇硕和少府兵曹那边也都有人说过跟袁绍差不多的担忧。所以这些话语本身不能算阴险,也是公允地为朝廷着想。</p><p>只不过,袁绍下这个眼药的动机,跟少府的兵曹尚书乃至蹇硕不一样,袁绍是最近想好了天下大乱后万枢站不住,就要占据全国最富庶的冀州作为根据地,所以下意识不想幽州有强邻出现罢了。</p><p>然而,袁绍事实上并未对刘备造成影响,他这一次的小动作也未能为外人所知。这充其量只是袁家的一个备胎中的备胎,有枣没枣打一杆,袁家人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将来设法直接控制朝廷中枢上。</p><p>这只能怨在灵帝死前的最后半年多,何进说话都不太管用、蹇硕才管用。所以袁绍哪怕让何进对他非常言听计从,也暂时掀不起风浪。</p><p>袁绍真正的杀伤力,还得等蹇硕被诛、何进大权独揽那段时间才能发挥出来。</p><p>刘备面圣并且正式拿到了新任命后,他才有时间跟李素私下里见一面,聊聊李素的计划整个过程太仓促了,以至于刘备如今都还处在懵逼状态呢。他完全是凭借着对朝廷的一腔忠诚,加上如今朝廷威望也还确实尚在,才这般“即使不理解也坚决执行”。</p><p>执行完之后,才有空听听李素的剖析,缓解一下内心懵逼。</p><p>当天晚上,李素登门来到宗正府邸,跟刘备连夜密谈。</p><p>朝廷如今没有大宗正,宗正的府邸也就暂时归刘备这个少卿使用。</p><p>刘备置酒款待,稍微喝了两杯便急不可耐抓着李素追问:“贤弟,这京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一切如此紧急?”</p><p>李素:“兄勿惊扰,且听我说来”</p><p>李素便把他计划中目前可以和刘备说的部分,都大致转述了一遍。只不过比跟卢植说的时候,又多了对糜竺和徐荣的安排计划。</p><p>刘备花了好久的时间消化,才大致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p><p>对于张鲁占汉中截杀天使的案子,刘备没什么头绪,就问了李素一些关于抓证据方面的问题。</p><p>但对李素这种知道历史结局的人而言,“查案”这类工作就太轻松了,因为李素等于可以直接报答案报出历史上刘焉、张鲁分别做过哪些坏事,倒果为因往前逆推还不容易么?</p><p>所以李素都不用说太多,就稍微提几点,比如查查张鲁的母亲跟刘焉之前有没有不正当关系、刘焉有没有其他可能涉及遥控朝廷的一腔忠诚,加上如今朝廷威望也还确实尚在,才这般“即使不理解也坚决执行”。</p><p>执行完之后,才有空听听李素的剖析,缓解一下内心懵逼。</p><p>当天晚上,李素登门来到宗正府邸,跟刘备连夜密谈。</p><p>朝廷如今没有大宗正,宗正的府邸也就暂时归刘备这个少卿使用。</p><p>刘备置酒款待,稍微喝了两杯便急不可耐抓着李素追问:“贤弟,这京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一切如此紧急?”</p><p>李素:“兄勿惊扰,且听我说来”</p><p>李素便把他计划中目前可以和刘备说的部分,都大致转述了一遍。只不过比跟卢植说的时候,又多了对糜竺和徐荣的安排计划。</p><p>刘备花了好久的时间消化,才大致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p><p>对于张鲁占汉中截杀天使的案子,刘备没什么头绪,就问了李素一些关于抓证据方面的问题。</p><p>但对李素这种知道历史结局的人而言,“查案”这类工作就太轻松了,因为李素等于可以直接报答案报出历史上刘焉、张鲁分别做过哪些坏事,倒果为因往前逆推还不容易么?</p><p>所以李素都不用说太多,就稍微提几点,比如查查张鲁的母亲跟刘焉之前有没有不正当关系、刘焉有没有其他可能涉及遥控张鲁的罪行,甚至当初刘焉谋为益州牧时是不是就有跟蜀儒四宗世家勾结</p><p>甚至,李素前世看,都知道侍中董扶跟刘焉说过“益州有天子气”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所以最简单的查案办法就是直接想办法诈一诈目前躺在病床上差不多快死了的董扶。</p><p>董扶至今还是侍中,虽然病得快死了也没告老去职,一直是留在京城的。要是能从董扶口中掏出哪怕一星半点口供,都够刘焉张鲁喝一壶了。</p><p>李素就这样把他觉得可以用的蛛丝马迹草草梳理一些,把解释得通消息来源和推测理由的部分,统统提供给刘备。</p><p>如此一来,即使刘备没当过民政官、丝毫不懂刑侦和判案,但在对付刘焉张鲁勾结案方面,肯定能做得中规中矩、政绩良好。</p><p>反正刘备在宗正府又干不久,只要这一个大案办得好就够了。</p><p>至于另外还有些宗正府的其他日常管理工作该如何处断,李素也有经验当初他不是跟着刘虞做过几个月的宗正府的“公主家丞”么?</p><p>他那时之所以只能做公主家丞,并不是李素工作能力不行,而是一方面他品秩等级不够,二来是他不姓刘,所以按朝廷法度没法管理宗室事务、只能管外戚事务。</p><p>但李素在那几个月里得到的锻炼可是丝毫不少,那些有编制没本事的刘姓宗正官,没少把具体工作交给李素这个能干的临时工做,李素也就摸清了如何管好这些人的工作内容、考核其优劣。</p><p>把这些诀窍跟刘备倾囊相授详谈半夜,也够刘备抵挡几个月了。</p><p>“多亏贤弟明于政务,对宗正诸事如此了解,唉,要是贤弟能留在京师就好了,这几个月为兄也能垂拱而治,不至于仓促忙乱。”</p><p>刘备听完李素的讲解之后,虽然懂行了不少,但依然很惋惜不能当甩手掌柜。</p><p>不过能完成任务就好,刘备也不是纠结之人,知道时间宝贵,赶忙向李素请教更重要的问题。</p><p>他把话题歪楼到了未来讨张鲁的安排上:</p><p>“贤弟,既然最终陛下有可能让我查明张鲁罪行后、去讨伐他。那定然是要我用幽州兵的吧?朝廷总不可能另外派军给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