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1/2段
<p>残破肃杀的陈仓城头,一个年过五旬、面容坚毅的威武壮汉,身着精良甲胄,步履沉稳、目光敏锐地查看着城外连绵的贼营。</p><p>此人四方脸形,面纹深峻,髭髯有威仪,正是汉末三杰中的皇甫嵩、一代西凉名将。</p><p>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p><p>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他自己又领兵近二十年,哪怕仅仅是遥望敌营,都可以从炊烟、旗帜、征尘中看出端倪。大致预判敌军士气是否还高昂、每日活动是否频繁。</p><p>“炊烟比腊月时又少了三成,做饭的时间却延长了一半。连续数日晴朗雪化,营中巡哨的征尘却越来越少,看样子贼人已是一鼓作气,三而竭,不久必因春荒而退!届时正好追杀!”</p><p>皇甫嵩观察之后,笃定地自言自语。</p><p>不过,他身后一个肥胖壮硕、年纪相若的将领,刚才同样在观察敌情,此刻却出言反驳:</p><p>“皇甫公,兵法云穷寇莫追、归师勿遏。我军怯懦不敢战,被围五月,从去年入冬开始,便每日只吃一餐。恐怕士气之衰比贼军更甚。贼众十余万,我军四万,如何追得?他们肯撤围,让他们走便是。”</p><p>皇甫嵩厉声反驳:“董仲颖!这不是穷寇,这是围城五月而不下的疲惫之师!出征之时,陛下授我并督各部,到时你不肯追,留守陈仓即可,我自带本部兵两万追杀!”</p><p>原来,跟左将军皇甫嵩争吵的,正是前将军董卓。去年初秋,两人同时受朝廷调遣,各领两万人,由皇甫嵩为主,前来堵截自天水而来的凉州贼王国、韩遂。王国死后就继续与韩遂交战。</p><p>或许有些看官会诧异:这两员名将,总共带了四万汉军,居然都没能击退号称“拥众十余万”的韩遂?</p><p>不是说好了一汉敌五胡么?不是说好了白波、黑山、张举张纯那些反贼,个个都是“拥众十余万”么?这韩遂同样只有十余万,怎么这么能打?</p><p>这就不得不承认一个误区了,毕竟因为历史上后来凉州兵对汉室江山犯下了不少历史罪行,所以演义为主的很多形象都或多或少贬低了凉州军的战斗力。</p><p>中肯地说,汉末羌乱二十多年,这里的人都是久经战火考验,也一直没有被平定。所以凉州兵十几万作乱,威力确实是要高于其他地方的反贼的。</p><p>别的不用多解释,单说皇甫嵩手下拉出一个凉州军司马麹义,调到未经战火的河北都能打得有声有色,多少能看出点差距。</p><p>皇甫嵩不顾与董卓的观点分歧越来越严重,决定单独准备追击事务。</p><p>连皇甫嵩、董卓这样爬了二十年的名将,如今都分别只有左将军、前将军,可见灵帝一朝前后左右的值钱程度。</p><p>以刘备这点资历,就算再花钱,如果能扮演“配合皇甫嵩彻底歼灭韩遂”的角色,倒是有可能够一够比前后左右只低一级的“征西将军”但他现在只是奉命助战击退韩遂、打通陈仓道后就去对付弱得多的张鲁,所以只配再低的镇西将军。</p><p>话分两头,在陈仓下游二百多里的渭水河畔,刘备的军队花了三天时间,以每天平均六十里的行军速度稳扎稳打溯流而上。</p><p>1月25日,刘备军终于抵达了陈仓以东的最后一个落脚点郿县,并且前出到郿县西郊、渭水之滨的五丈原扎营。</p><p>这一路而来的三座县城,都是建在渭水与从南侧秦岭北麓汇入渭水的支流的交汇点上</p><p>芒水在美阳县汇入渭水,骆水在武功汇入渭水,而武功水则在郿县以西的五丈原汇入渭水。</p><p>而武功水穿过秦岭的河谷便叫做褒斜道,骆水穿过秦岭的河谷则叫傥骆道。这两条路也是翻秦岭的要道,只是比陈仓道窄太多,而且武功水和骆水都没法穿越太白山和沈岭的主分水岭,也就无法往南抵达汉中。</p><p>刘备的营寨右侧靠着渭水、正面是武功水,左侧依靠着秦岭凸出部太白山,所以防守非常稳固,再往西进五十里就是陈仓城了</p><p>这也算是历史的巧合,因为刘备现在的营地位置,就是历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此对峙时的营地位置。正因此处左山右渭正面河,诸葛亮才无法绕过司马懿的大营进兵。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知兵之人选扎营地的眼光也差不多。</p><p>刘备也不冒进,他也怕韩遂实力依然强劲,万一发现汉军援军后放弃皇甫嵩、集中全力围城打援奔他而来,那就麻烦了。</p><p>所以到五丈原后,刘备一边稳立营寨高垒深沟做好准备,一边派出赵云以轻骑前出侦查韩遂的近况。</p><p>同时还分出些兵力进驻背后的郿县成掎角之势。与豪强大族搞好关系、了解当地情况、说服郿县官府帮忙提供一段时间的粮草,为持久战留个后手。</p><p>安排扎营的时候,李素也亲自巡视了一番,还带着他如今的助教、县汇入渭水,骆水在武功汇入渭水,而武功水则在郿县以西的五丈原汇入渭水。</p><p>而武功水穿过秦岭的河谷便叫做褒斜道,骆水穿过秦岭的河谷则叫傥骆道。这两条路也是翻秦岭的要道,只是比陈仓道窄太多,而且武功水和骆水都没法穿越太白山和沈岭的主分水岭,也就无法往南抵达汉中。</p><p>刘备的营寨右侧靠着渭水、正面是武功水,左侧依靠着秦岭凸出部太白山,所以防守非常稳固,再往西进五十里就是陈仓城了</p><p>这也算是历史的巧合,因为刘备现在的营地位置,就是历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此对峙时的营地位置。正因此处左山右渭正面河,诸葛亮才无法绕过司马懿的大营进兵。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知兵之人选扎营地的眼光也差不多。</p><p>刘备也不冒进,他也怕韩遂实力依然强劲,万一发现汉军援军后放弃皇甫嵩、集中全力围城打援奔他而来,那就麻烦了。</p><p>所以到五丈原后,刘备一边稳立营寨高垒深沟做好准备,一边派出赵云以轻骑前出侦查韩遂的近况。</p><p>同时还分出些兵力进驻背后的郿县成掎角之势。与豪强大族搞好关系、了解当地情况、说服郿县官府帮忙提供一段时间的粮草,为持久战留个后手。</p><p>安排扎营的时候,李素也亲自巡视了一番,还带着他如今的助教、十六岁的诸葛瑾,以及刚满九周岁跟着助教兄长看热闹的诸葛亮。</p><p>“秦岭之险,果真胜于泰山,自幼读史,夏本纪中描绘天下山川形势,常不能解,果然还是要亲自走遍名山大川,方能得真知灼见。”少年诸葛亮本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看着营地左侧的太白山,颇受启发地沉吟道。</p><p>自从十月份安葬好父亲之后,这三个月他跟着刘备军的谋士团队,从睢水入洛,游历了京师附近的雒阳八关,也看了河东之地的山峦沟壑、理解了史书上的长平之战为什么会打成那样。</p><p>又走了崤函道、见识了潼关函谷之险、陕峡砥柱之碍,最后又到了这里,看到了渭水依秦岭而东,渭南处处可以设防、每有一条支流都能对进攻方的行军形成莫大阻碍。</p><p>这些见识,让诸葛亮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晚都要拿个小本本把游山玩水的心得写日记记下来,一边心中也是感慨:跟着李师游山玩水,都能涨那么多见识,比读书还直观。</p><p>一旁的诸葛瑾反而尚不谙军务,听了弟弟的吐槽不由反问:“渭水支流多在南岸,因秦岭而生,如若要迂回绕过强敌,从北岸长驱直入进军不就行了么?”</p><p>诸葛亮摇摇头:“兄长,你都随军两月了,怎么还没学会粮草之重要如果走北岸,南岸任由敌军立营,那渭水粮道还如何使用?岂不是每过一条粮船都被敌人劫了。只能是一条条支流拔钉子一样拔过去。</p><p>不过好在韩遂看来是个无谋之辈,玄德公一路已经通过了三条渭水支流,也没见韩遂前出立营骚扰,让咱安安心心抵近到了这儿。”</p><p>诸葛兄弟在那儿叽叽喳喳了半天,李素回帐吩咐了一声:“子瑜,别扯这些了,府君命我进一趟郿县,跟城中官吏名门筹十日军需,以备守营久战,你有空说这些还不如陪我走一趟。”</p><p>诸葛瑾连忙收拾:“这便来。”</p><p>诸葛亮也想到处走走长见识,看看关西风土人情,就打扮成小书童蹭马车一起进城。</p><p>李素跟鲁肃交接完营务账目,就走了。</p><p>进了郿县之后,郿县县令金纪率先出迎,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