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突发奇想第1/2段
有林从倪诚的表情中就可以得知,倪诚的公司发展过程中没有对他所说的这些方面有过具体的概念。说的难听一点,在有林看来,倪诚的公司的发展道路极为原始,就像九十年代许多刚刚下海经商的人一样,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公司所有的经营发展策略都是在公司的日渐发展中相互探讨提出。
九十年代,只要敢拼,大部分人都能成功,就像雷军所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零零年代,则又多了学识上的要求,不一定要对商业有具体的概念与了解,足够的学识与见识便足以能够在其中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一零年往后,虎着脑袋干已经是一种极为不理智的行为了,没有合理的商业计划,良好的商业战略,优秀的管理和运营人员,公司很难发展下去。
并不是说这是绝对的,但是这些情况适用于绝大部分。倪诚的公司如果在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开设,只要确实有足够的教授人员,说不定能够跌跌撞撞的支撑下去,等到公司逐步吸纳了人员之后,只要倪诚自身不傻,没有独裁主义,也许能一路发展下去。可是现在不是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倪诚的目标人群也以知识分子为主,并且管理因素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部分,这也是倪诚一路失败的理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经营不善的公司很难有看得明白的商业管理或运营等方面人员进驻,也就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现状支撑不起倪诚摸石头过河,亏损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有林对倪诚慢慢讲述着这其中的缘由道理,倪诚也顿有所悟。他之所以创立IT培训公司,正是因为他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当过IT培训老师,也发现了其中的利润,于是决定自己开设一所。可是一是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模式极易步入落后的步伐;二是公司规模与模式的结合,他工作的培训机构相对于他刚开始创业已经较为成熟,模式显然不适用;三是创业环境,为了避免竞争,倪诚当然没有在原本工作机构所在地开设公司,这也导致了环境的差异。这样的重重因素之下,失败早已经酝酿出来了,倪诚却没有发现根本,而是选择了借高利贷死撑下去,失败在所难免。
有林看着倪诚,听着他在自己说完之后进行的一些总结,感觉双方的交流是极为值得的,倪诚并不笨,只是没有人系统的教过他商业方面的事情。
有林喝了一口水,蹙眉思索片刻,继续道:“如果要说要寻找你的公司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因为你的公司从上到下充满了问题。想要解决问题,不是去寻找,而是要从头到尾重新制定思路,等同于二次创业。所以我就以我对于IT培训行业的认识提出我的创业见解。假设我要开设一个IT创业公司,那么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所要走的大致方向以及我所拥有的资金能否支撑我想要走的方向。例如走线下培训路线,那么要考虑的第一点,就是我的目标客户。也就是我提供IT培训这个服务是要给怎样之下,失败早已经酝酿出来了,倪诚却没有发现根本,而是选择了借高利贷死撑下去,失败在所难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