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裴姓牌长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百五十年前的远安,可不像现在这样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李浩然和王丽莹骑着毛驴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遇到官兵盘查,他们就拿出那位变态都头写的“良民”二字给他们看。也许是那名都头的名气很大,响彻军营;也许是他们那身行头确实很像良民,老实巴交;也许是嫘祖娘娘保佑,万事随心。他们居然再没有遇到什么阻拦,夜幕降临的时候,顺利抵达那片原始森林的边缘。

  “莹妹,进入原始森林前,我们要准备必要的生产工具和粮食种子。一旦进入森林,我们就得过长期隐居的生活,不能随意出入。今晚,我们得找一个农户买齐生产生活物资再进山。”李浩然跳下毛驴说道。

  “浩哥,今天这位都头的手谕不是很管用吗?难道我们还有危险?”王丽莹有些疲惫的跳下毛驴。

  “莹妹,你难道没有看出这位都头是个书法家吗?你看他写的‘良民’二字,笔走龙蛇,不同凡响。这张字条完全是那都头酒后卖弄他书法的即兴之举,也许他此时正后悔给我们写了这个字条,要严加追查呢!”

  “可是,哪个农民不怕受到株连?他们愿意卖给我们农具种子吗?”王丽莹担心的问道。

  “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且试一试吧。”李浩然心里也很忐忑。

  此时,他们正走在大尖山(远安东部第一高峰)脚下的竹马沟。相传,三国时期的关公曾引军至此,正埋锅造饭,忽报敌军来犯,他整军反击,等打败敌军返回,所煮粥饭全部粑锅焦糊,人们为了纪念关公到过此地,因此取名粥粑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粥粑锅演变成了——竹马沟。

  就在距离李浩然和王丽莹不到一百米的山坳,居住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五年前响应朝廷号召,从山西大柳树搬迁至此的农户。他们那个村一共搬来十户,散住在竹马沟四五里长的范围内。他们有的住岩屋,有的住草棚,这户人家已经在今年住上了明三暗六的干打垒房子。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强壮汉子,并且读过四书五经,只是没有考取功名罢了。既然读过儒家经典,当地官府上就给他一个小官——牌长。

  清朝对地方民众的管理是极为严苛的,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因此就有了牌长、甲长和保长。并实行牌甲连坐,一人犯罪累及全牌,或者全甲全保。

  这位牌长昨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雌一雄两只凤凰,在他的干打垒房子上空久久盘旋,和鸣锵锵。梦醒之后,再无睡意,沐浴更衣,独自走进他那简陋的书房,拿出三枚铜钱,嘴里念念有词:“天何言哉,叩之即应;神之灵矣,感而遂通。今裴之理有事关切,不知休咎,罔释厥疑,惟神惟灵,若可若否,望垂昭报。”他一秉虔诚的起了一挂。卦辞大意是遇贵人,无咎。现在,我们从这汉子起卦言语中,已知道这名牌长姓裴名之理。裴姓牌长是忠厚老实,且迷信上苍之人,起卦之后,他吩咐老婆准备杀鸡待客。这天,他也不下地干活了。手拿一本简装本《孟子》端坐于厅堂,边读圣贤书,边等待梦中贵人的到来。

  午时已过,客人无踪。裴姓牌长那憨厚的老婆问道:“当家的,是继续等你那位梦中客人,还是我们先用餐?”

  五个鳞次栉比的孩子眼巴巴的瞅着他们的父亲,每一个孩子只相隔一两岁。这五个孩子并非这对夫妇的全部,他的三位长女已经出嫁他乡。裴姓牌长瞟一眼面前正长身体的孩子,温和的说道:“留下鸡肉,开饭吧。”五个孩子听见父亲的话,像泄气的皮球,一下子没了精神。他们早就对那喷香的鸡肉,垂涎欲滴了。

  夫唱妇随,他憨厚的老婆并无异议,把一大钵喷香的鸡肉放到橱柜。餐桌上只端来一大钵炒土豆,和一碗麦子酱。

  暮色苍茫,裴姓牌长也有些坐不住了,他来回在客厅里走了一趟又一趟。开始怀疑自己梦中的凤凰和卦辞中的贵人了。

  “浩哥,你看,炊烟。”王丽莹用手一指。

  “好,我们就到这户人家碰碰运气吧。”李浩然眼睛一亮。

  走上一段二十米的斜坡,一条大黄狗从屋角窜了出来,龇牙咧嘴,狂吠不已。接着吱呀一声,大门洞开,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大黄!不得无礼。”主人呵斥大黄狗。李浩然赶忙跟主人打招呼:“大伯好,我们远途至此,可否借贵地歇歇脚?”裴姓牌长对暮色中的一男一女热情地说道:“客官,你们终于来了,快请进屋。”

  李浩然虽然对大伯的这句话疑虑重重,但也不好唐突询问。

  进屋坐定,裴姓牌长端茶递水的时候,就着昏黄的松油亮光仔细打量眼前这对夫妇的全部,他的三位长女已经出嫁他乡。裴姓牌长瞟一眼面前正长身体的孩子,温和的说道:“留下鸡肉,开饭吧。”五个孩子听见父亲的话,像泄气的皮球,一下子没了精神。他们早就对那喷香的鸡肉,垂涎欲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