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天庙临圣 沙海星辰第4/4段
这一番话,差点惊得应正果尿裤子,就像是从应正果自己嘴中说出来的一样。应正果看着星空下的她,油然而生出一种漫画般的唯美感。
“只有我心中最大的疑问,才配得上才貌双全的鹿鹿。”应正果越来越觉得此刻的张之鹿趋于完美,真怕自己会喜欢上她,便问道:“瑜伽寺新建的三摩塔,里面有什么?”
应正果想起第一次自己见到令天望的时候,他刚好从三摩塔里出来,自己却怎么样都没法进入三摩塔;一直到后来,自己又与紫微子的称号擦肩而过,只有解知途登上了三摩塔……张之鹿总不可能知道这么多吧!
“呵呵,这个新建的三摩塔呀!就是神明大师委托给建筑公司,碰巧又由令天望接单设计的。塔高7层,下面六层的设计理念是让挑战者经历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1]),从外到内的修行后,取到顶层的禅杖,再将修行成果,按照法触味香声色的顺序,由内还原到外。挑战者必须达到每层的要求,机关才会打开,并进入上一层。”
“难怪,那天解知途进去了那么久。”
“学长,我有点冷。”
“我去车上拿军大衣。”应正果望了一眼天空,这里的银河,比龟骨山上的还要清晰、明亮。
“找到了吗?”
“奇怪,只剩下一件了。昨天,不是每人都备了一件的吗?”
“哎呀,昨晚被我拿进旅馆房间,今早忘记带下来了。”
“哦,那这件就你用吧!”应正果将大衣递给了张之鹿,自己也打了个寒颤。
“不行,我还是冷。”
“那我们上车吧!等望哥和潇淇回来。”应正果将工具收拾了一下,从车窗扔了进去。
张之鹿从车窗钻了进去,腹部却卡在车窗上,露出下半身在车子外面,喊道:“学长,我钻不进去,你推我一下吧!”
应正果手足无措,这男女授受不亲啊!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白潇淇,又怎么好意思去碰张之鹿。
“你快点啊!我冷死了。”
应正果不好意思用手推,只能用肩背轻轻推了一下张之鹿,使得她顺势爬了进去。
“你也上来吧,这样我也暖和一点。”
应正果哪里知道这是计,一钻进车,就被张之鹿扬着大衣扑上了。她偎依着应正果,不知是怕冷,还是怕寂寞。应正果觉得这个方法确实比较保暖,但万一被白潇淇看到了,那就说不清楚啦!他推开张之鹿,关上了所有车窗,让车内再温暖一点。
168.三摩塔本意
张之鹿开始向应正果讲述三摩塔的奥秘:
第一层的主题是“色”,四周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圆形图案,大小不一,色彩各异,北墙正中间最大的金纹白底如同太阳般放射着光芒的最为显眼。在唐殊雨的会客室里,在思齐瑜伽馆的前台后面,都有这种图案,甚至在瑜伽寺的练功房里,也有类似的佛教图案。这应该就是“曼陀罗”了。曼陀罗图案盛行于密宗的曼陀罗瑜伽,是修行者进入冥想的工具。据说,压力大的人看到这些图案,会发生图案在动的错觉。这共有108处曼陀罗图案,挑战者需在此中顺利冥想,才算过关。
第二层的主题是“声”,北边墙上写着大大的梵文字“ॐ”(图28-1),和无形瑜伽馆的大厅里的一模一样,这是梵文第一个字母,又被称为种子字,是最古老的梵音,表示心灵迈向永远和平的意思。这个图案就念“OM”。利用人声的“OM”唱诵,促使挑战者进入冥想。
图28-1
第三层的主题是“香”,整层都布置了上等的沉香,一般人不习惯,容易被如此浓烈的香味熏倒,挑战者需要在此香味中进入冥想,方能过关。
第四关的主题是“味”,放置了一些精油,需要挑战者食用这些精油后,进入冥想。
第五层的主题是“触”,地面黑白相间,是用黑色与白色的鹅卵石铺成太极图,好一派中国古典风格。这太极图却是鹅卵石铺成的,让进入的挑战者崩溃,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坐也不是,跪也不是,躺也不是,趴也不是……只叫人痛不欲生。必定是要挑战者在身体极度“苦受”的环境下进入冥想,才算过关。只要内心平静地站在上面,便会放松过度警惕的神经,使得痛觉消失。
第六层的主题是“法”,是一个完全没有半点亮光的密室。将挑战者置于空无一物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意识的调整,最后达到“无我”的境界,是上上乘的冥想法则。挑战者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却反倒会招来了各种杂念涌上心头,键盘的敲击声、车间的轰隆声、春节鞭炮的爆炸、神曲的循环播放、粉笔摩擦黑板的嘶鸣、揉捏泡沫的聒噪……
“第七层,就是禅杖的所在了吧?”应正果越来越有兴趣。
“没错,金光闪闪的镀金禅杖,竖插在塔室中心,反射着窗外射入的明媚阳光。窗户打开方向,观赏渔家村的落日刚刚好。穿过整座塔的风,都会顺着塔内暗道汇聚到这一层,风和风之间,交汇的、打架的、并排而行的……各种走向都有,俨然是一个风的聚会场所。”张之鹿用沙哑的耳语说着,嘴唇像是在厮磨应正果的耳廓。
应正果似乎感觉到了塔顶的盛景。闭上双眼,仔细倾听各面风的呼啸。风像是在倾诉,变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讲述着自己的过往和对未来的向往,灌注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渐渐地发现,所有的讲述者像是一个合唱团,音律有高有底、有强有弱、有长有短。像是在听一场交响乐。
“好想亲自登上塔顶,感受一下如此盛景。”
头顶是最明亮的银河,脚下在最安静荒漠,心中向往的是渔家村至高圣者,才能享受到的五光十色。应正果万万没有想到,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会是这位可爱而又知性的学霸学妹。
“下次,我带你上去啊!”
“好啊!这座塔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瑜伽八支彼此息息相关,它们都是瑜伽的本意——相应的体现。瑜伽的修行,难就难在八大分支的前四支。持戒、精进、体式、调息是根基,根基打好了,后四支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这个塔其实考验的是大家的根基,以根基强化三摩地。”
根据瑜伽古籍的记载,三摩地分为有余三摩地和无余三摩地。有余三摩地又细分为四层:第一层是粗想(savitarka)三摩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事物上,语音冥想、烛光冥想都属于这个范畴;第二层是细想(savichara)三摩地,佛教里也叫做内省,将注意力集中在抽象事物上,如颜色、宽容、爱等;第三层是极乐(sa-ananda)三摩地,在这里除了快乐,别无他物;第四层是纯我(sa-asmita)三摩地,在心灵的深处探索自我。
无余三摩地又高于前面所说的四层有余三摩地。坚定不移、持久的练习可以中止心灵的变化,仅留下印象。在此境界,连“自我”的感觉都不存在了,过去印象的种子再也无法萌芽而有所影响了。在这个境界里,只有意识存在,没有别的……
真的不是张之鹿在故意攀比白潇淇。应正果觉得,眼前的张之鹿确实要比白潇淇优秀。
(第廿八章结束,未完待续)
[1]六尘:佛教用语。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色尘指眼根所触及的尘境;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耳识所分别的对象;香尘又称香境,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它是舌识分别的境界;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法尘指第六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