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不胜衣(3)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船只一路向东,与阆州城渐行渐远。嘉陵江自阆州以下,沿途接纳支流众多,河道蜿蜒曲折,行船不时遇到卵石河床,间有巨大磐石横亘中流,颇为惊险,但那姓鲁的汉子却驾轻就熟,借着便风,指挥艄手顺风张帆,涉险顺水而下,舟行甚疾。

  江上行船的艰辛,白衣雪和沈泠衫无所容心,自登船以来,二人如释重负,精神大为放松。白衣雪自幼在北方苦寒之地生活,不曾坐过江船,更感新鲜。江上急湍似箭,猛浪若奔,一众的船工小心行船,极是劳碌疲惫,白、沈二人每日尽览沿岸奇丽风光,丝毫不觉水路艰危,甚至觉得船行得太快,以致无暇慢慢欣赏沿江的美景。

  如此数日,一日拂晓时分,白衣雪从睡梦之中醒来,听得舱外涛声訇然,不绝于耳,他披衣走出舱门,但见江面黑沉沉一片,甚是宽广,两岸墨黢黢的高大山影缓缓后移,远处约略可见夜航舟楫,在水面泛出点点灯光。

  熹微之中,瞧见一条人影静静地迎风立于船舷,那人身形瘦削,江风吹拂之下,云鬟飞舞,衣袂翩跹,身子竟是动也不动,正是沈泠衫。白衣雪心中暗自一声叹息,缓步踱至她的身边,与她并肩而立。他余光一瞥,只见沈泠衫凝注着江面,苍白的脸颊挂着两行清泪,正自默默饮泣。

  二人伫立良久,突然之间,沈泠衫掩口剧烈咳嗽起来,白衣雪等她咳声稍止,柔声说道:“江上风大,我们要不要进到舱里避避风?”

  沈泠衫微微摇了摇头。白衣雪返身回到舱中,取了一件貉袖,给沈泠衫披在身上。沈泠衫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低声说道:“谢谢大哥。”

  白衣雪微笑道:“妹子,你身子弱,经不起这刺骨的江风,咱们待一会,还是回到舱中去吧。”

  沈泠衫幽幽地道:“嗯。‘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大哥,我自己的身子骨,我心里是知晓的,也不知……爹爹的身子怎样了,康复了没有?”白衣雪心中升起一股凄楚之意,寂然无语。

  二人靠着船舷,默默并肩而立,也不知过了多久,昏暗中,船首传来那姓鲁的汉子悠长的声音:“小官人,咱们已经到了长江哩。”

  白衣雪走到船首,船头昂然破浪而行,哗哗作响。他极目远眺,说道:“鲁大哥,江面如此开阔,要不了几日,便可出川了吧?”

  姓鲁的汉子笑道:“小官人有所不知,川江看似开阔,却处处是险滩恶水,江面上的风浪更是不定,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过几日咱们便要下峡江,那一带的江水,洄水涡与暗礁遍布,非摇橹操篙而不能过,须万分小心才是。”他口中的峡江,正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的著名峡谷水道,两岸山峦夹峙,水势激疾,漩澓湍涌,自古以来便是长江行船最为险恶的一段航道,舟沉船没、船毁人亡的江难,时有发生。

  蜀道逶迤千里,自古难行,飞鸟为之敛翅,猿猴为之发愁,三峡地区道路艰险犹胜。东晋袁崧《宜都山川记》中就有对峡江的记载:“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引峡江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靖康之变后,宋祚倾移,全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百姓大量南迁,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迅速。朝廷为了发展三峡的农业生产,在当地长期推行畬田耕作,烧山地以为耕田,再加上三峡地区的井盐业向来发达,以致当地“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沿岸的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水土加剧流失,而致山崩频繁,在峡江之上行船,更添几分凶险。

  姓鲁的汉子又道:“‘夔门天下雄。’峡江中最险之处,便在瞿塘峡口的夔门,峡口处江道急剧变窄,宽仅几十丈,水急涛吼,最难行船。小官人,你道这是为什么?”

  白衣雪道:“正要请教鲁大哥。”

  姓鲁的汉子说道:“不敢。原是千百年来,江心之中有一只神兽,日夜镇守,本领大着呢。”

  瞿塘峡峡口夔门,南北两岸断崖壁立,石骨嶙峋,滔滔大江在此被陡然紧束,浩荡东泻,汹涌而下,当真是“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白衣雪对夔门之险亦是有所耳闻,奇道:“神兽?世上果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引峡江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