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劫后入围城第2/3段
原主的记忆里有绵延三朝的那场安史之乱,表明现在应该已经是中唐甚至是晚唐了。而原主的祖父,庙号叫宪宗,年号叫元和。对于元和中兴,李韩是有印象的,因为这属于需要背诵的名词解释。唐宪宗皇帝励精图治,基本削平了割据的藩镇。可惜晚年昏庸,加上继承人不给力,中兴的盛景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消逝了。
原主的记忆与历史记载基本符合,而且极为尴尬地是,那位不给力的继承人,正是这具身体原主的父亲——穆宗皇帝。在原主的记忆里,他的父亲穆宗皇帝和他的长兄当今天子都是昏聩之君,一手葬送了元和中兴的基业。
到这里,李韩哪里还不明白,自己所处的这个唐朝,恐怕已经日薄西山,接近晚唐了。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他让服侍自己的小散使何士忠找来了大唐历代皇帝的世系和在位年号、时间,然后笔走龙蛇,运用干支纪年法计算了起来。
他知道唐朝开始于公元六一八年,灭亡于九〇七年。在锚定了高祖皇帝武德元年是六一八年后,他终于推算出了现下的年份——公元八二六年。
八二六,那还有八十年的时间大唐才会灭亡,而这具身体,今年十八岁。九十八岁,应该活不到那个时候吧。看来,当一个“宅男”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正当李韩沉浸在对于“宅男”生活的幻想中时,一首陌生而熟悉的诗句仿佛从遥不可及的远方飘入了他的脑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对!他忘了黄巢大起义!
黄巢大起义的具体时间李韩已经记不得了。但他记得之后这场起义之后,有数十年的军阀混战,然后才是唐亡。也就是说,自己能安安稳稳生活的时间下限或许要再往前推三十年。
六十八岁,很有可能会被乱世赶上!
对于这场大起义给唐王朝造成的致命打击,他是记得的。不仅是因为专业的学习,更是因为那联流传千古的诗歌: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些公卿骨里面,或许就有一把是这个李涵的。不对,他已经不算公卿了,他是亲王。亲王者,与国同休。与国同休的意思就是:这个国完了,你也就完了。
“宅男”之路已经断绝,他不想自己临老了还被黄巢砍了当柴火烧。更何况,他以后大概率会在这个世界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就算自己早死逃过一劫,他们也无疑会死在黄巢的刀下。
这座围城,不能待了!
可要离开,又谈何容易?
十六宅的修建,名为敦睦宗亲,实为监视居住。大唐前期宗王势力的强大让任何一个在位的天子都心有余悸。
每个大唐皇帝心中,都有一个玄武门。
唐太宗的形象经过多年有意无意的塑造,在大唐百姓的心目中已成神圣。在文臣看来,他是那个践行内圣外王的千古圣君;在武将心中,他是那个以三千铁骑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的不世名将。《贞观政要》书其文治,《秦王破阵乐》歌其武功。用李韩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大唐的超级英雄,是“大唐队长”。
可作为一个历史学出身的学生来说,李韩更加清楚唐太宗在后世子孙心中的复杂形象。
对于大唐的后继君王来说,他们当然也同样仰慕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但同时,太宗在他们心中还有另一层身份——那个“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的嗜血秦王。大明宫怎么来的?不就是太宗为了安置被他软禁的老爹而修的吗?只不过还没有修好,高祖皇帝就驾鹤了,后来成了烂尾楼,直到高宗时期才重修为大明宫。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之变,就像李唐皇室身上的诅咒。太宗之后的每一朝,几乎都有藩王喋血宫禁,称兵向阙。玄宗皇帝有鉴于此,修建了十王宅,将所有成年的藩王圈禁于此,终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藩王是大唐的潘多拉魔盒,没有皇帝会愿意打开他。唐太宗的威名越盛,这个盒子就封得越紧。
是以李韩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一的希望是,当今天子年仅十八,可能还没有完全成为政治生物,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从原主的记忆看,自己的这位“长兄”似乎也确实不是那种正常的皇帝,经常有让大臣惊掉下巴的奇葩行为——比如一个月不上朝。
可那又如何?即使自己有机会说服皇帝,可现在他李韩在十六宅坐井观天,连皇帝都见不到,想这些有用吗?
庭中阵阵的蝉鸣声传来,惹得人更加浮躁。
李韩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既然目前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先改变自己吧。msp;这些公卿骨里面,或许就有一把是这个李涵的。不对,他已经不算公卿了,他是亲王。亲王者,与国同休。与国同休的意思就是:这个国完了,你也就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