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兄弟各不同第1/2段
皇帝,是一个很狂躁的人。
这是“李涵”的记忆里,对他的长兄——当今天子李湛的评价。
在前身的记忆里,这位天子自幼就是一个武德充沛之人,喜爱刀枪棍棒,打打杀杀。为了骑马、射箭、练武,他可以寒暑不避,可一说到读书,便敬而远之。
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武艺更加助长了他好勇斗狠的性格。直到长庆二年,也就是四年之前,他还是住在十六宅的。那个时候,他的戾气便已显露一二。
当时还是景王的天子已然是十六宅的风云人物。十六宅“斗鸡大联盟”最鼎盛的时期便是那一段,现在正“当红”的绛王叔当时不过是他的小跟班。
在前身的记忆里,当时十三、四岁的天子身手已然了得。有的时候诸王斗鸡斗急了眼,便会演变成斗人。这位景王可不管对方是皇叔还是皇祖,一概拳脚相向,“绛王叔”便是经常挨揍的那个。十六宅的宦官们知道他是皇长子,也知道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故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让他更加无法无天。
不过,这位“狂躁少年”在兄弟情分上还是过得去的。穆宗皇帝诸子入十六宅时大都年幼,由于是当朝皇子,自然占据了宅内最好的院落。这就不免引起了某些盘踞多年的“前辈高王”的嫉恨。那段时间,“李涵”和几个幼弟经常在路上碰到这些来借故找茬的“地头蛇”。
这具身体的前身与他的兄长大为不同,天生喜静、爱读书,于武艺一道是半点兴趣也无。为此,他经常遭到兄长的嘲讽和愚弄。刚入十六宅时,某位“前辈高王”看他好欺负,经常来找他麻烦。令他没想到的是,平常经常捉弄他的兄长知道此事后,亲自带人去砸了那位大王的家,并打折了他的腿。所以,“李涵”对于他的这个兄长,观感是很复杂的,既有不忿,又有感激。
李韩梳理了留在他身体里的这些记忆,努力对皇帝这个人进行客观的画像。在他看来,这位天子身上无疑有着五分戾气,行事乖张。但同时,却仍有几分孩童心性,对于骨肉亲情也较为看重,这在天家算是难得的了。
念及于此,李韩在给江王太妃的口信中加上了想要习武这一条。如果这个消息能够传到皇帝耳朵里。一向寡言好文的二弟突然间想要习武,说不定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只要皇帝注意到自己,那便有机会!
——————
不过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刘判官将消息传到宫中,江王太妃再运作一番,至少也要数日光景。李韩自然不会干等着。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他拿起了案上的《大唐六典》,开始了解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缓缓展开的卷轴上从右往左竖列着精美的楷书,在印刷术尚未普及的年代,这种精美的手抄本无疑价值不菲。文言文和繁体字的阅读无论对于“李涵”还是李韩都不是问题。不过此时的李韩无心赞叹书籍的精美以及刘判官办事的用心,他像干渴了许久的植物一样疯狂地吸收着书中的养分。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庞大帝国的血脉渐渐清晰了起来。
作为一个历史学出身的学生,李韩对于大唐王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自然不会陌生,而《大唐六典》就相当于这一制度的说明书。但对于一个对唐史并无深入研究的本科生来说,读了《大唐六典》之后,他才明白这套制度体系有多复杂。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锅大杂烩。
三省中的中书省设有六名中书舍人,王太妃再运作一番,至少也要数日光景。李韩自然不会干等着。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他拿起了案上的《大唐六典》,开始了解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