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完美的大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也!成日的马毬,想必诸位也看腻了,今日便让诸位见识下天下独一无二的驴鞠!”李湛一边说着,一边在廊下的主位上落座。

  李涵在皇帝左手边紧挨着落座,坐在皇帝右手边的,则是一位身着紫衣的中年无须男子。在这个年代,中年仍不蓄须,应是宦官无疑了。但他冷峻的面色和眉宇之间的英气却更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而不是服侍人的中官。

  “这是开府仪同三司、右卫上将军、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看到李涵一直盯着对方看,皇帝主动介绍道。

  “见过二大王。”梁守谦拱手为礼。

  “久仰梁中尉大名,今日方得相见。”李涵嘴上恭维着,却并未还礼。十二卫上将军是从二品的职事官,开府仪同三司更是从一品的散官,与正一品亲王并未隔品,按理说李涵应该还礼的。但梁守谦是宦官,李涵是宗室,二人之间多了一层理论上的主奴关系,没有主人给奴仆还礼的道理。

  李涵心中感慨,站在大阉金字塔顶端的人物,风采果然不同。搞清楚如今宫中用事大阉们的基本情况,是李涵这一个月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宦官一般有四人,掌握神策军的两位中尉,以及皇帝的两位机要秘书枢密使,合称“四贵”。李涵在调查这“四贵”的时候,发现右神策中尉梁守谦的耀眼光芒远远盖过了其余三人。

  梁守谦十余岁入宫,很快便崭露头角,做了翰林院使,负责沟通皇帝与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乃是天子近臣,多有由此而跃升宰相者。这段任职经历让他与文官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元和四年,年仅三十岁的梁守谦被提拔为枢密使,而此时正是宪宗皇帝开始大规模削藩的时刻。

  梁守谦作为枢密使,利用领导诸镇监军的职权,全力支持宪宗皇帝的削藩政策。同时,作为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大阉,他成为了主战大臣们在宫中几乎唯一的助力。后来的淮西之战中,他又亲自到前线监军,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元和十三年,在淮西之战胜利后,众望所归的梁守谦接任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正式成为“大阉之光”。这一年,他只有三十九岁。

  此时的梁守谦已然成为“大阉梦”的代表人物、无数宦官心目中的偶像。可他的传奇经历还远未结束。

  元和十五年正月,宪宗皇帝离奇死亡的那个夜晚,梁守谦力挽狂澜,击杀了试图拥立沣王的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使穆宗皇帝得以成功即位。虽然穆宗之后主和派开始占据上风,但凭借这份拥立之功,梁守谦依旧宠眷不衰。

  长庆元年,吐蕃大举犯边,梁守谦以右神策军主的身份亲自带兵御敌,阻止了吐蕃的进犯。回京之后,他被封为邠国公。而今,四十八岁的梁守谦已经担任了近十年的神策中尉,而无数中官梦寐以求的“四贵”成就,人家早在十八年前便已达成。

  梁守谦的“阉生”,无疑可以用辉煌完美来形容。在此之前,与他同龄甚至比他年轻的权阉也并不是没有,但多是倚靠与皇帝的关系上位的幸进之徒,比如同为主战派却不受文官们待见的吐突承璀。但梁守谦不同,人家的每一个官位、每一份荣誉都是用实打实的功劳挣来的。

  公平地说,如果不是因为他宦官的身份,梁守谦绝对会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名臣之一。事实上,在李涵看来,在如今大唐文、武、阉三大官员系统中,能压这位梁中尉一头的,恐怕只有那位元和中兴的缔造者、传说中的名臣裴度了。

  想到这里,李涵意味深长地看了自己的皇兄一眼。

  但皇帝对自己左侧投来的目光浑然无觉,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因为大唐有史以来的第一场驴鞠就要开始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