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吃瓜亲王第2/2段
至于这像古刹一样幽静的厅事就更简单了,因为大多数府官根本就没来上班。据段钊说,有些过半个、一个时辰可能会来,有些打从一开始就没见过人。李涵看到的这些下棋、吃瓜的,反而属于“劳模”了,至少人家到岗了嘛。
其实这也怪不得人家懒散。自从玄宗皇帝修起十王宅后,府官们便与府主隔绝,从就职到卸任都见不到一面,工作自然也就无法开展。久而久之,有上进心的官员都不想当王府官,而愿意去做王府官的,不是来养老的,就是没有什么追求的。
之前大家没有办公地点,基本是白拿工资,唯一的工作就是到节下时给府主写封书面贺信。比如李涵最近几年收到的贺信就都是这位段钊长史领衔起草的。如今裴司空虽然给大家解决了办公室问题,但工作还是那些,并没有增加,也就难怪大家迟到旷工了。
但李涵既然领了判诸府事的差事——虽然只是个让他离开十六宅的借口——就不能让这帮人继续懒散下去,毕竟他一年还扛走皇兄七百石米呢。
“这位官人怎么称呼?”李涵对着身边的一位四十来岁的绿衫官员问道。
“禀二大王,下官安王府兵曹参军王参。”王参恭恭敬敬地答道。
“安王府?四弟的人啊。”李涵笑道。安王李溶是穆宗皇帝的第四子,也就是皇帝和李涵的弟弟。
“烦劳王参军去门馆传句话:今日之前的事,既往不咎。但从今日起,如果再被我看到大门处没人,所有门仆,即时开革!”李涵下达了上任之后的第一道命令。
“不敢。”王参军躬身应下,然后便到前面传令去了。
李涵知道,自己最近的这一系列谋划得罪了不少人,其中颇多有权有势者。防人之心不可无,王宅的门仆如此疏忽,万一有歹人混入,那可就太危险了。
“段长史在到寡人这做长史前曾任何官啊?”解决了物业安保问题后,李涵又转向了自己的长史段钊,从他的年纪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养老型”府官。
“禀大王,在下曾任龙州刺史。”
“龙州?好像是剑南的?”李涵最近翻过《元和郡县图志》,但是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正是,现下归东川节度使管。”
之后,李涵又问了在场的其他官员,情况都跟段钊差不多,基本都有过担任实务官僚的经验,大多是地方官,也有省部寺监的。
不过,奇葩的个例也不是没有,比如刚刚那位王参军,从释褐到如今,担任的全是王府官,据他自己说,是他主动向吏部请求的。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人竟然还是一个进士出身。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李涵把众人召集到了正堂:“诸位,王府公务闲缓,非诸位之过。但既食国禄,便不能不做事。刚刚与诸位交谈,得知诸位亦大多都曾经历实务。寡人见各府司衙署皆有厅壁记,多为当司官员闲暇时所作。咱们何不也作一个?”
“禀大王,厅壁记多是记官职沿革及当司官员之职责、政绩。这沿革倒好说,可这职责、政绩从何写起啊?”段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咱们根本就没干活,难道要学则天太后,搞一个“无字壁记”?
“段长史不必拘泥于此。寡人刚才之所以问大家历任官职,便是想让大家将这半生的宦途记到咱们诸王府的厅壁上。曾为外官的,可以写山川风物;任朝官的,可以写百司政情。此外,诸位历任的政绩,也尽请大书特书。诸君今日虽居散地,但诸君为大唐所作的贡献,却不应被磨灭。”
“不过有一件事,寡人必须先说与诸位。”李涵突然话锋一转。“这每日晨起上衙,过午归家,百司皆是如是,我王府自也不能例外。请诸位归语今日未到的同僚。自明日起,一日不到者,罚俸一月;两日不到者,罚俸两月,以此类推。若一月之内有十日以上不到者,寡人便行文吏部,落他的官,殿他的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