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延英对第2/2段
李德裕一口气说了三段话,总而言之,三大毒瘤都不能急,但也都不能拖。
“李卿说得不错,这三大痼疾互相勾连,若一个一个解决,便是落了下乘,必须整体谋划。不知李卿有何良策?”李涵笑着说道,显然对李德裕的回答颇为满意。但他又随即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禀陛下,依臣拙见,治国如解乱麻,但不能用快刀,当找出头绪,然后再缓缓解之。”
“那依李卿所见,这头绪当在何处啊?”
“神策军!”李德裕斩钉截铁地说道。
“哦?怎么说?”难得开荤的李涵一边嘬着羊羹,一边饶有兴致的问道。
“禀陛下,北司宦官之所以势大难制,根源在于神策中尉掌握神策军。朝廷削藩屡屡碰壁,亦有神策军不堪用,过于依赖地方藩镇军队的缘由。关西每岁防秋,皆取守势,亦是因神策军不堪大用,无法在野战中取胜。
故臣以为,神策军便是便是这团乱麻的头绪,只有陛下掌握了神策军,并将其练成一支纵横天下的劲旅,方能灭吐蕃、除权宦、平河朔!”
“这之后呢?”李涵追问道。
“其一,教习军队非一日之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当精选人才,改革财政,方能足食足兵。
其二,沧景李同捷妄图世袭,已是路人所知。陛下当遣精兵速摧之,以绝天下藩镇效河朔之心,朝廷之威可立。
其三,进士科重诗赋,浮华已久,亦须改革,培养真正于国有用的实干之才。
其四,多引士人替代敕使之职事,如此则北司之权渐轻,南衙之权渐重。内官之祸,可消解于无形。
待生聚五年,国渐富、兵已强,便可派大军西出,破吐蕃东道节度,复陇右故地。如此,则国土可广,关中亦有所屏障。”
说完这一大段话后,李德裕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
“克复陇右之后,陛下可一面对西戎采守势,慢慢恢复陇右的元气。一边派人暗中联络河西,挑动当地唐民,为收服河西做准备,亦使吐蕃自顾不暇,无力东侵。
此五年内,陛下可招揽河朔一镇,以婚姻结之,以高官厚利诱之,使之与其余二镇离心。同时,精选沧景、易定、泽潞这三个地处河北的藩镇节帅,使其成为架在河朔三镇脖颈上的利刃。
五年之后,陛下可以神策禁军为主力,率中原大军直扑其余二镇之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之,不给其他藩镇镇犹疑与救援的时间。三镇鼎足而立,唇亡齿寒,破其一则无能为也。陛下可再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再攻灭一镇。剩余的一镇,或可束身归朝,即使不能,天兵一至,亦必势如压卵。”李德裕继续说道。
“河朔既平,中原便能息肩,镇兵可次第裁减。然后以重兵驻关西,复河西、安西,乃至杀上高原,直取逻些城。”李涵顺着李德裕的话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天下兵戈渐息,陛下便可稍收节度使之权,设他官以分理其务。如此,陛下便可居中而驭天下,纵有安禄山、史思明等辈,亦不能得逞其欲。”
“好!”李涵抚掌赞道。李德裕说的事情,有的是他想到过的,有的是他已经在做的,有些则是他思虑所不及的。但李德裕将这些零零散散的点串成了一条线,让李涵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
当然,国事纷繁复杂,李德裕所说仅是大纲,真正做起事来远没有那么简单。好在就像李涵说的,更漏犹长,他们有的是时间。
“李卿,菜都要凉了,咱们先吃,然后再谈细节。”李涵微笑着说道。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最重要的那个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