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酒后点江山(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许是傅山的性格太过直爽,又或者是酒精起的作用,傅山侃侃而谈道:“当今万岁堪称明君,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为天下的百姓着想。”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医家有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在的大明朝就好比一个得了重病的病人,原先是不知该找哪个郎中医治,所以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进行的革新也都是零散和片面的,起码不是系统的革新,而是有需要而感受到掣肘的时候,才会去革新某些方面,这就造成了政令的混乱,好在趋势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是有很大改善的,所以表面上抵消了这方面的影响。”

  “都说天下以民为本,其实不然啊!有句话说的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头来受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历朝历代开国之时确实是以百姓为主,与民休养生息,但是老百姓永远都是被管束的,乡绅大户或者士族才是社会的主体,不管如何改变,这一点永远都改变不了。”酒助谈性,说着,说着,傅山便越说越多。

  “这跟青竹兄之前所说的,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难道说朝廷如今不该改革吗?”天启皇帝越听越觉得傅山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具体到某些东西仍是捕捉不到。

  傅山笑了笑,又喝了一杯酒才道:“改革是要改革的,但要看怎么改了!就拿陛下下旨严打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商贾乡绅来说吧!这些事办的可谓是大快人心,可陛下杀人抄家是挺痛快的,可杀完了,抄完了之后呢?我是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考虑到?”

  “没有了官吏,没有了商贾乡绅,难道只依靠老百姓就能把大明帝国运转起来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老百姓好答对,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国家想要发展,依靠这种小农思想怎么能有所建树呢?还是要改变士风,正确的引导官吏和商贾乡绅才是发展之道。”

  不得不说,傅山的话有一定道理,小农的自给自足思想对发展确实不利,可我觉得傅山的话也有其片面性,或者是历史的局限性,当然了,让我说,我也拿不出一个更好的东西来。这就是所谓的身体力行的烦恼吧!

  其实说到底,在我看来,陛下之所以,对贪官污吏和地主劣绅下重手,其真正的目的,还是看中了那些人手里的银子,所谓刷新吏治,不过是顺带手的事。”

  “当然了,陛下这样做也没错,其一,那些人的确该抓,该杀,他们的银子取之于民,陛下现在拿回来,再用之于民也没错,总好比,给百姓加税来得好,现在的百姓生活已经够苦了,也就是江南特别行政区的百姓,这几年的生活还不错。”

  天启皇帝听到这里,不知觉的叹了口气,心里暗暗思索着傅山的话,坦白的说,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确是他的弱项所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