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个种很正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平夏铁鹞子、横山步跋子,几十年不断与大宋征战,那是用命杀出来的凶悍。



赵佶虽然领枢密使之职,但也知道,要灭西夏,还是重用种家、折家更好些。



有手下不去用,非要亲力亲为,我脑子有病!



领导,掌握全局就好了。



种师道已经四十多岁,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摸清楚了赵佶的性格和为人,立刻便沉稳道:



“殿下,西夏自仁宗朝便成大宋之患,党项人心胸中的野蛮之气经过了几十年,也未曾蜕化掉,人人以作战为荣,人人以抢掠为荣,他们把抢掠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谋生方式,所以全民为兵。殿下若想一战而拿下西夏,以卑职之见,不可取。”



大宋多少将相在西北铩羽,种家更是将三代人都献身在了西北,他不愿看到任何人贪功冒进,损耗国力。



“本王知道西夏难打,但大宋今时不同往日。”赵佶站在城头上,颇有些意气风发。



“殿下,将造营的神兵利器卑职昨日已经见识过!”种师中上前一步,盔甲一撞,抱拳道:“若有八千精兵,卑职野战不怂西夏一万大军,能够一战而胜之,但要灭西夏,非一战而能成,徐徐图之,方位上策。”



种师道轻抚胡须,接着道:“第一步,当先夺取横山,在山中建一座军城,以此为据点,便可实行第二步。这时候,我大宋与西夏之间的战略位置便会倒转,纵兵可直入银川平原,不断蚕食党项人的生存空间,最终将富饶的银川牧场变为大宋的养马地……”



横山,是西夏重要屏障,是宋夏必争之地。



从战略角度看,横山之地对于宋夏双方都很重要。



西夏据有横山当自德明始,在这之前,西夏仅据有银、夏、绥、宥等州,因为没有占据横山,远居漠北,与北宋以沙漠为界,在同宋对垒时,往往处于不利境地。自得横山之后,如虎添翼,凭险拒守,聚兵就粮,从而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对大宋来说,失去横山,西夏人“居高以临我”,使大宋沿边一些州县均暴露在西夏人的眼皮子底下,为了守住这些地方,不得不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去加强其前沿阵地。



同时,宋军主动出击,也因失去横山,刚出宋界,便入水草、人烟俱无的荒凉沙漠地区,一旦兵饷粮运供应不上,只好不战自退。



所以,夺取横山,是平西夏的第一步。



赵佶自然也知道这是上策,战争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资源。若不能得到稳定的银川平原,打下一个混乱的西夏,对于大宋来说,也没有什么作用。



甚至会将大军拖入泥潭。



“那就先拿下横山,至于建造横山城,这个简单,一个月的时间本王给彝叔(老种相公得道字)一座坚城。”



“一个月?这怎么可能!”



“哈哈,两位拭目以待,东京城外的水泥厂已经烧了大半年,不要说一座坚城,便是十座,本王也能建得起来……而且,要不了多久西夏皇族可能会有一场动荡,那时,便是两位相公建功立业之时。”



种氏兄弟对视一眼,拜道:“卑职遵命,今年春,必拿下横山,如若不能,种家子弟皆披挂上阵,为国死战!”



“种家为国效力百年,赵氏子孙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有尔等在,我心甚安!”



赵佶伸手扶起了大小种相公。



灭夏之战,一触即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