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新安街上的老姐妹第1/2段
烧饼摊旁边有两个中年妇人也在摆摊,其中一个卖得是头绳、团扇,另一个卖得是手工布鞋。这两个妇人都是新安本地人,打儿时起就是玩伴,是几十年的老姐妹了。
卖布鞋的孙大娘看着走过去的敲锣人,对秦二婶说:“听到没?和春班子演出,还不收钱,晚上咱们一起去看戏吧?”
秦二婶一脸的不悦,自顾在那里整理待售的团扇:“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
孙大娘满脸歉意:“还生气呢?我真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还记上仇了?是,咱俩确实提前就约好了做喜被的事,可谁成想我说忘就给忘了。我这个毛病,你不是不知道,我真不是成心的。”
秦二婶撇着嘴说:“不是成心的,不是故意的,你说得倒是轻松。我小女儿快出嫁了,你说好来帮我缝被子。一大早我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左等右等,你就是不来。害我只好一个人缝了六床被子,累得腰都打了弯儿。”
孙大娘解释道:“都怪我家孩子他爹,大白天的非要喝酒。我看着眼馋,就陪他喝了两杯,这不才误了事儿。”
秦二婶不听这一套:“哼,你可得了吧!别拿你男人说事儿。咱俩认识几十年了,我还不知道你?八岁的时候咱俩一起放牛,我让太阳晒困了,你说让我去睡,会帮我看着牛。等我睡醒了,你身边只有自家的牛,我家的牛早就跑没影了。我找了三里地才把牛找回来,回到家天都黑了,差点被我爹揍一顿。”
小六觉得好奇,支起耳朵听两人说话。
秦二婶又接着抱怨:“我出阁那年,你说给我绣鸳鸯鞋。办喜事的头一天你才把鞋送来,鞋上本该绣两对鸳鸯,左右两只脚上各一对。可我穿上鞋一看,左脚那只鞋只绣了一只公鸳鸯,压根就没有母鸳鸯的影儿。缺的那只母鸳鸯,是我这个新媳妇熬了一宿补绣上的。”
孙大娘脸上有些尴尬:“这不是在说闺女这次的喜被嘛,你怎么又提起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再说了,那牛丢了,我也没扔下你不管,是咱俩一起走了三里路找回来的。还有绣鞋那回,我心里过意不去,回头又给你绣了一个百年好合的帕子。前后给你道了多少歉,赔了多少罪,你怎么还没消气?”
秦二婶就是觉得不解气:“你都是事后诸葛亮。这些麻烦事都是你这爱忘事的毛病惹出来的,你难道不该向鸯,左右两只脚上各一对。可我穿上鞋一看,左脚那只鞋只绣了一只公鸳鸯,压根就没有母鸳鸯的影儿。缺的那只母鸳鸯,是我这个新媳妇熬了一宿补绣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