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仁贵二打摩天岭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交代好了事儿,薛仁贵挑起箭挑子,顺着毛子贞指点的路径就往山上走去。薛仁贵力气大,挑着这一百多斤的挑子走山路没觉得怎么累,所以走得挺快。没多大功夫,就来到了摩天岭后山的山门了。只见山门上是一片高大的山墙耸立,山墙上站着许多东辽军士,都操着兵器瞪眼小心地防守着。墙外还挖了很宽的壕沟,山门上高悬着吊桥。看来这是进入山寨的唯一通路了。后山的防御尚且如此严密,可见摩天岭确实是固若金汤了。

  薛仁贵来到吊桥边放下挑子,山墙上就有东辽士兵询问:“喂!你是干什么的?”薛仁贵说:“回军爷的话,小人是给山上送箭的。”辽兵问:“你叫什么名字?”薛仁贵说:“小人叫毛福。”辽兵问:“平时都是毛子贞来送箭,今天怎么是你来的呀?”薛仁贵说:“小人父亲本来是要亲自来的,刚出门的时候不小心把脚扭了,还伤得挺重。怕误了军爷的期限,所以才叫小人送来的。”辽兵说:“好,你等着。”

  过了一会儿,吊桥放下,走出来一队辽兵,领头的一位将官把薛仁贵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是毛福?”薛仁贵躬躬腰说:“小人正是毛福。”那将官说:“把你的腰牌拿来看看。”薛仁贵恭恭敬敬地递上腰牌。那将官把腰牌反复观看,边看边问:“你家还有些什么人啊?”薛仁贵说:“小人家里还有母亲和一个弟弟。”那将官问:“你弟弟多大啦?叫什么名字啊?”薛仁贵说:“小人的弟弟叫毛寿,今年才十岁。”那将官绕着薛仁贵转了一圈,猛地一拍薛仁贵肩膀。薛仁贵早有防备,故意装着不会武艺的顺势一歪,差点儿摔倒。那将官哈哈大笑,把腰牌还给了薛仁贵,说:“那好,你跟我进去交箭吧。”

  薛仁贵跟了那名将官走进了摩天岭的后山寨。斜眼观看,只见这里虽然是后山寨,可也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防范甚紧。山墙之后还挖有陷坑,摆有拒马等物。看来为防止唐军攻山,摩天岭上是作了多方面的准备了的。

  那将官带着薛仁贵走过了几座营房,往库房走去,按往常的规矩都是在库房清点了箭枝,当场收箭入库,支给毛子贞赏钱,就打发他回去。今天往库房走的时候,路过一座大屋,屋里有两名军官正在饮酒,看见这个挑着箭挑子的汉子身材特别魁梧,就觉得有些可疑。两人就走了出来,叫住了那名将官:“喂,张二,这个人是谁?”这个叫张二的将官对两位军官说:“禀两位将军,这人叫毛福,是后山做箭的毛子贞的大儿子,替他爹送箭来的。”

  这两位军官就是摩天岭上负责后山防御的主将,是亲兄弟俩,哥哥叫周文,弟弟叫周武。祖籍是中原山西大同府人氏,少年时流落到东辽,因为有一身好武艺,就入了东辽军,积功做到了将军,归属于呼那大王部下。东辽反唐之后,为应对唐军的讨伐,呼那大王调整部署,加强摩天岭的防御,但是对周家兄弟俩却始终因两人是中原人而不信任。特别是在得知大唐跨海征东以后,呼那大王干脆就将周家兄弟安排到了后山。这里人迹罕至,加上树高林密,不利于大军行动,料想唐军绝不会从后山攻上来。所以才把这个不咸不淡的位置交给周家兄弟看守。但是呼那大王还不放心,又在周家兄弟身边安插亲信,就是这个副将张二,明为副将,实际就是监视和防范周家兄弟的。周家兄弟俩心知肚明,也不说破,每天就只是在屋里喝酒睡觉,防务上的事一概都懒得管。今天也是一时性起,见山上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身材魁梧的陌生汉子,不由得心里起疑,就叫住了张二来问问。

  周文听张二介绍说这人是毛子贞的大儿子毛福,又把薛仁贵上下打量了一番。心想:“那毛子贞一个山林里做竹器的怎么会有这么高大的一个儿子?看这人身材高大,腰杆挺直,手大腿长,倒像是个当兵的。脸上虽然都是尘灰色,但是一对眼睛精光四射,不怒而威,绝对不像个普通乡民。”想到这里,周文就问薛仁贵:“毛福啊,你爹怎么啦?为什么不亲自送箭来呀?”薛仁贵哈一哈腰,恭敬地说:“回军爷,小人父亲今天刚出门的时候不小心把脚扭了,还伤的挺重的,来不了了,怕误了军爷们的期限,所以叫小人把箭给军爷送来。”周文说:“那好,你把箭拿来我看看。”

  薛仁贵从箭挑子里抽出一去箭恭恭敬敬地递给周文。周文接过箭一看,说了声:“嗯,真是好箭。你爹的手艺还真是不错。唉,毛福啊,你会不会放箭啊?”薛仁贵说:“回军爷的话,小人只会做箭,不会射箭。”周文说:“胡说,你爹都会射箭,你怎么不会射箭?来,你用我这张弓,射一箭给我看看。”这一下把薛仁贵给难住了,他也不知道毛子贞是不是真会射箭,更不知道毛子贞的箭法怎么样。心想,我这一射箭不大紧,可千万不要暴露了身份。正想着呢,周文已经把弓递过来了。薛仁贵势到如此,也不得不接。接过弓一看,这是一张铜胎铁臂的宝雕弓,没有三四百斤的力气是拉不动这弓的。看来,这周文也是个射箭的行家里手。

  薛仁贵要故意装作不会射箭的样子,就拿着弓往上端了端,说:“军爷的弓好沉,小人怕是拉不动。”周文说:“胡说,我这张弓你爹都能拉得动,你是他儿子,又年轻力壮的,能拉不动?”薛仁贵心想,既然如此,我不射这一箭大概是不行的了。于是故意装作鼓足了力气,搭上箭,拉开弓,回头问周文:“请问军爷,你叫小人射哪里?”周文一指门外空地上的箭垛,说:“你就射那箭垛的红心吧。”薛仁贵说:“好的。”拉着弓故意瞄了瞄,然后一箭射出,故意将那枝箭从箭垛上方射了过去,射了个脱靶。众人都哈哈大笑。薛仁贵放下弓,说道:“小人真不会射箭,各位军爷见笑了。”

  周文走过来拉着薛仁贵的手说:“毛福兄弟,你家的箭做的真是好,只可惜你这箭法太差了点。不过我听你的口音,带有中原山西口音,是不是你爹祖籍是中原山西人啊?”薛仁贵说:“回军爷,小人的父亲确实祖籍是中原山西人,不过小人可是生长在东辽。”周文笑道:“这个我知道,你是从你爹那里学说来的山西口音。你可知道我也是祖籍中原山西人?在这里能听到一点家乡的口音可真算是不容易啊。这么吧。张二啊,你就把这箭收入库房去吧。这毛福兄弟嘛,跟我们进去喝两杯,随便聊聊,好让我们也多听听家乡口音。”

  张二答应了,挑了箭挑子走了。周文拉着薛仁贵,和周武一起进了大屋。周文笑呵呵地请薛仁贵在桌边坐下,说:“兄弟,咱们今天三个山西口音的在一起喝酒说话,岂不快活,还是不要让别人来打扰的好。”说着,转身把大门关了,把门栓插好了。然后冲兄弟周武一递眼,两人一起拔出腰间宝剑,指向了薛仁贵,喝问道:“好奸细!还不从实招来!”

  这一下把薛仁贵惊得个目瞪口呆。要知道薛仁贵如何脱险,我们下回再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