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义国的机灵第1/1段
白天的上工,千变一律、波澜不惊。
晚饭后,跑到宁厨子租房听她讲述义国的过往,成了老虎唯一的、最大的乐趣,好比是小时候在家乡张庄赶流动播放露天电影似的。
对于宁厨子而言,讲述、倾诉也是一个发泄、一种放松。再说,对于打发夜晚大把的寂苦时光,也是一个不错的消磨方式。
“上次讲到哪了?”宁厨子总要老虎帮助她整理思绪。
“他吗?医院出来后,好像又回到胖子工头的工地了,但给他换了工种”,老虎听得认真,所以思绪很清,能娓娓道来。
“哦,对!”宁厨子的思绪又回到过去的时空之中,“他不挑活、肯吃苦,其实脑瓜子也蛮灵光的”。
胖子工头怕他再出事情,安排他负责废旧物品整理,时间一长,工地上那些个废钢筋、木料、砖头,玻璃,还有纸板、塑料、石子等等,都被他发现了经济价值。
外行人看来是废品的东西,其实都是放错了地方、或不懂得怎么用的宝贝!他后来对我说。
“确实是的!”老虎现在从事这一行,当然深有感触。
还有啊,他干这活一段时间后,得到胖子工头的信任,一来二去,和那些从事废品收购的人,也混了个脸熟。有时候还偷偷摸摸从别的地方捡拾一些废旧东西,买给那些人,否则他欠胖子工头的医药费,还到什么时候啊!
终于有一天,他和我哥哥碰到了一起,你说巧不巧?
“怎么回事?”老虎也感觉有些唐突,难不成无巧不成书!
宁厨子咬了咬嘴唇,任由着思绪慢慢展开:
他为了多挣钱,白天正常上工之外,每天晚上手上拎个蛇皮袋,到处去寻找能卖钱的废旧物品。
有一天,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宽大的水泥台阶处,上面挤满了一个个被褥包,如同一片高低不平的乱坟岗,看的让人心里瘆得慌,背后就是一个弧形的高大卷帘门,看起来十分威严、大气。
是非之地,避而远之为妙!这是义国当时的心态。
“嗨,兄弟,你干嘛走啊?这儿给你留着空地呢”,他仔细一瞧,一张乌黑、瘦削的脸庞正咧开了嘴朝他笑,
“哦哦,原来有人啊?同志”,说完“同志”,他不由得脸一阵阵发烫,“同志”这个词是从小时候课本《朱德的扁担》里学来的,这个词在他的心中有着“无比神圣”的分量,也是对别人表达亲切的一种称谓。
“来来来,坐进来”,我哥哥笑嘻嘻的招呼着他,赶紧将身子往里挪了挪,坐进被捂得暖烘烘的被窝。
原来我哥为了找我,天天睡在别人的台阶上,依靠捡废品勉强度日,把他、义国也当成了流浪汉。
“你做啥营生?”我哥当时对他是明知故问,见他手上拎着个蛇皮袋,那还不是十猜九中。
“捡点废品卖!”他当时也很诚实的回答了,同时也瞧见我哥身旁的一大堆废旧物品,心里也大致有点数的。
随着交谈的深入,两个人一见如故,尤其是对于废旧物品,他们聊得没完没了,十分投机,很快,他们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