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闭症的确诊第2/2段
旁边的姑姑也注意到了,于是她望了望我说道:“到现在都没吃,这孩子可能真的很饿了,你看他老是在看手机里吃饭的视频。”
是的,我知道,孩子应该是很饿坏。此时,孩子的行为,在他姑姑的眼里或许让她觉得奇怪,甚至会认为孩子大脑都有些问题,因为,孩子虽然外表俊俏乖巧可爱,可是他始终不说话,也不太看人看物,除了玩手机,也始终没有其他孩子该有的反应。
当时,也许是她顾虑到我的心情,所以也就没有直接说什么。事实上如果换个角度,在我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下,同样甚至也会觉得这孩子可能是弱智,而不是仅仅有问题那么简单了。
如果正常三岁半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需求表达都能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可是我的孩子就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他连肢体表达的能力都显得严重欠缺。他饥饿,他知道需要食物,可是他在难以表达自己需求的情况下,用不停翻看用餐视频。来达到望梅止渴的效果。
然而事实上,这个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的确可以不同程度的满足或解决饥饿感所带来的放松与快乐。因为信息心理暗示作用,完全可以影响到生理层次相应的变化。孩子虽然不懂的这个道理,可是他在饥饿感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利用了这个效应,来达到或满足解决饥饿的目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那么孩子视觉能力,信息诱发的感知能力,身体,心理,思维与外在环境的同步能力,不但正常甚至还是属于优秀的类型。因为这首先可以确定他生理反应敏锐,心理体验深刻,寻找用餐视频说明他认知和记忆能力正常。
因为望梅止渴效应与程度主要是取决于生理,心理,思维意识的认知与彼此之间反应上敏锐性与同步性。
此时,都已经过了12点,一路奔波的我们都饿了,特别是平时吃饭淘气的孩子,此刻吃起饭来不但津津有味,其速度更是达到空前水平。
雨雪的天气,时间过得同样很快。用餐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走进医院的大门,并在相关人员的接待下,顺利的开始进行各项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首先是填表评估,一开始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此类专业医院,所以和很多自闭症父母一样满怀期望的听从他们的安排。但很快我在填表过程中发现,此家专科医院存明显不够专业,和以利益为导向缺乏以实际为准的进行辅助性填表问答。
因为她们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判断,却经常在我对孩子盲区和忽略以及不能有效确认的环节中,毫不犹豫的帮我直接填上否定内容。当我看到此种情况,虽然难以接受但我也无法找到适合的理由来否定她们的填表式评估。
于是我没多想,事实上已经处于此种状态之中,也让我难以多想。此时我先前对机构的那种期望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只希望能了解这家医院的真实情况。从而能更好了解自闭症康复领域的真实现状。
很快就过了填表评估这一环节,接着在她们安排的程序中进行下一项检查。当时我要求陪同孩子一起进去但她们反对。可是我问她们检查哪些,她们一时之间又难以简单明了的回答我,问了半天只模糊的记得好像和舌系带与唇肌有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开始觉得我和孩子越来越处于被动模糊甚至有些恐惧的状态。因为一个简单的常规检查都搞的像监狱一样密不透风,怎么让人放心把孩子交给她们呢?反过来说她们把孩子抱进去玩一会,出来再说些专业术语或者甚至随便说几句,谁又能搞清楚她们到底说的是对是错,谁又能搞清楚她们在里面到底对孩子做了些什么呢?
于是我开始彻底的放弃对医院的希望,并开始有种排斥和怀疑她们的心态。但这么远跑来事已至此,只要求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同时在另一个女子的热情安排下,心中情不自禁的又时时燃起希望。于是不止一次的期望着到了院长专家那里能让我心满意足。但可笑的是,最后的结果不但荒唐,而且比我想象的更糟糕…
我记得在所谓的专家确诊前,还做过一项检查,但那时我对她们的那些检查项目已经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只希望赶紧做完,看看她们所谓的专家会如何解释,所以我对后来的那项检查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折腾到下午两点以后,所有的检查终于结束了。在无奈的等待中,我又一次次在焦虑与期待中,在专家主任办公室的门前来来回回走过了几次。当时的感觉,真的有些像电视剧里的太监,想见生了气的皇帝一样,既充满渴望与喜悦,又充满担忧与彷徨。生怕一次次的希望,最后的结果,带来的总是又一次次的失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