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习战第1/3段
期望值高是好事,但万事万物都得从脚踏实地开始。在经历了三天清闲的营地生活后,穿越三人组正式开始了明末乱世的适应性学习。
说是学习,但就其强度和内容而言,更准确的说法恐怕应该是改造。从身体到心灵的改造。
经历了三天共同的营地生活和草原行军后,杨大乖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三位安答现在的状态去了太平堡恐怕就是送死,出于对盟友的负责精神,三位安答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强化自己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
当张亦隆问出什么是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时,杨大乖伸出两根纤细如少女的手指,说出了答案:“骑射。”
骑马与射箭,这是两项在草原上生活所必需的技能,而穿越三人组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例如张亦隆的骑术只相当于蒙古十二三岁的少年,甚至还不如一些天赋好的。于硕骑术不错,但是却不会开弓放箭,也不会使用任何投射兵器,这样万一被扔到草原上会活活饿死。胡新明除了不会使用投射武器以外,还有着体重较轻的缺点,在马上与敌人近身厮杀时就会陷入九死一生的窘境。
针对三人的缺点,杨大乖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张亦隆就不用了,老实从骑马开始学起,同时要学习如何在马上开弓放箭。
于硕不想学骑射,他的肚子确实也妨碍了其在马上使用弓箭时的灵活性,那么杨大乖给出的选择就是要么标枪,要么学习扔布鲁棒子。最后于硕作出了成年人就有的选择,都学。
胡新明除了学习骑射以外,杨大乖建议他学习周洪新的骑枪术,这种骑枪虽然略显沉重,在刺击时不需要太大的力量,用好了也无须与敌人进行近身肉搏。
但考虑到事有万一,杨大乖还是让三人各选了一件近战兵器。
于硕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战锤,
张亦隆在马刀和战斧之间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选择了更易学习的马刀,不过对战斧也没放弃,胡新明则答应等到了太平堡就给他设计一柄独特的战斧,到时候再决定最终的马上兵器,反正这二者在使用上也有共同之处。
胡新明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长剑,不过不是蒙古骑兵惯用的中型重剑,而是更适合刺击的长战剑,看得出来,胡新明对这柄剑并不十分满意,自称到了太平堡要重新设计。
兵器选好了,剩下的就是重复千百遍的练习了,对于军旅出身的穿越三人组来说,这到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其中的艰辛还是让三人叫苦不迭。首先是张亦隆,每天必须骑马三个时辰以上,屁股开花都是小事了,哪一天不从马上跌下来个五六回就不算完。幸亏张亦隆是侦察兵出身,底子打得好,会摔,摔的浑身青紫却也没有真正的伤筋动骨。只是这个屁股上每天上药就不得不麻烦那名高个子侍女了。
除了骑马,还要学习射箭,先从最基础的步射开始,由于达阳此行没有携带步射用的长弓,只能先用较短小的顽羊角弓练习。
一开始张亦隆没把这个练习射箭当回事,不就是一手持弓,一手拉弦加搭箭吗?但真的上手练习了,就头大了。
光一个搭箭的动作就换了三次,第一次试射时张亦隆是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箭尾,结果没想到尺寸不大的顽羊角弓,开弓所需要的拉力却不是一般的大,结果没等张亦隆做好准备,手指就捏不住箭了,“嗖”的一声,一支无头的梅针箭就飞上了半空,吓得不远处的蒙古人如鸟兽散。
一旁目瞪口呆的达阳苦笑着走了过来,递给张亦隆一个铜板指,然后给这位张大哥示范了什么是正宗的“蒙古式射法”,他用戴着扳指的拇指勾住弓弦,食指和中指压着拇指,双臂一较劲,弓弦被他拉成一个锐角,拇指一松,“嗖”,一支无头梅针箭就准确的命中了40步外的草扎箭靶。
别看达阳表演的毫无难度,抡到张亦隆自己练习就问题百出了,不是拇指勾不住弓弦就是食指和中指压不住,逼的达阳不得不派了10名亲兵举着盾牌站在箭靶后方,只能先用较短小的顽羊角弓练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