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子贡问时第3/4段
当今世人多把“寺”、“庙宇”认为是佛教专属,自天竺舶来,其实不然。这“庙宇”二字,均始见于西周金文,乃是中华祖先祭祀供奉社稷祖宗的地方。在朝则为国家社稷,在民乃是供奉祖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文明的传承和民族血脉的维系中,汉字占了很大的比重。相传上古仓颉造字,表形、表意、形声。即便是初学识字的孩童,也能做到一点就会、触类旁通、一字明史,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汉字是世界自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如以已经考证破解的甲骨文进行计算,汉字迄今已有三千六百年的历史,且从未断代;如以后世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发掘正在破译的“贾湖刻符”进行推算,则中华汉字已有9000年的历史。
庙的古字写“廟”,西周的时候便是这样书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廟,从广朝声,尊先祖皃也。这个“皃”字,读音为“貌”,面容的意思,后形容为祖先牌位。也就是说,供奉祭祀祖先的时候,立上牌位,使后世子孙能想念祖宗的音容笑貌,不忘根本。
“宇”即屋边、房檐也。《易·系辞》中说: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即保护家人众生,遮风避雨的意思。后引为空间、风度、仪容等意。
“寺”,即“持”也,即拿着时间历法的官吏。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为朝廷官府机构,是掌管教育法度和具有训诫功能的政府部门。“寺”、“庙”均非外传舶来品,皆为我中华故有。后在漫长的中华民族融合过程中,除佛教外,又有***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传入中土生根发芽,亦按照中华风土入乡随俗,改良进化,在各民族宗教融合过程中,起到了友好交流和促进各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中国外来最先的宗教,即是佛教,由西域天竺传入。东汉初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臣子说陛下梦到的可能是西域的神人“浮屠”。帝遣使18人赴西域,于永平十年(公元68年),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地区)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至洛阳。
佛教初入中土,当时汉代国人见削发光头、碧眼外语的沙弥完全不知道这是干嘛的,也就甭提理解其教义教理了。为了融入中土传播,佛教便按照当时汉朝人喜黄老方术路子,借中华故有仙家之名,说是道家始祖老子当时到了天竺,化胡为浮屠,那沙弥亦自称“道士”。这“寺”除作教育法度之外,还有一个功能是汉朝的官方外事部门,专门接待各国来访宾客,沙弥传佛也就久居寺中。但寺中还要照顾其他使节来访,招待不下,后来汉明帝就干脆给天竺沙弥在洛阳专门又建了个寺,称佛寺,即今日之白马寺也,翻译四十二章经书,此为天竺佛教初传入我华夏。后由官府为佛教修建的“寺”,亦向普通百姓供奉先人的家“庙”、祈求风调雨顺的“土地庙”、“龙王庙”等融合,以贴近信众,便于传播,后合称“寺庙”。
隋唐以前,又由西域传入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等,但大多坚持自身教义而不愿随我中土风俗改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陷入没落而销声匿迹。
其时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代表的塞外游牧民族趁晋朝国力虚弱之际,建立多个非汉族的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与东晋政权已呈现出南北朝的态势。此时的中国虽陷入了的分裂和战乱之中,但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也加速和推进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又一次融合。拜火教,即祆(xiān)教,便由此时开始由西域大食国等地传入中土。
这拜火教由查拉图斯特拉于公元前6世纪自波斯创立,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教、摩尼教等都有深远影响。据唐代新罗(今朝鲜)僧人慧超在《往五天竺国传》中记载:“从大食国已东,并是胡国,即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总事火祆。”
只是这拜火教入中土后,坚持其一些僵化落后的教条教义,不肯按照中国之风俗进行改良。如为了维护教徒血统的所谓“纯正”,要求信众必须“妻其姊妹”,甚至是父亲娶女儿等,也就是近亲结婚的陋习。在拜火教最高经典《阿维斯陀》中记载,近亲结婚行是“最美好的善行”,并且最好选择亲子或者亲兄弟姐妹结婚,因为这样可以产生合格的祭司。如果拜火教徒和外人结婚,就会堕入地狱,灵魂被毒蛇吞食。
我国自古从官府到民间均禁止直系血亲和同姓同宗结婚。早在春秋时期《左传》就中就有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又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从现代人类遗传学角度来看,我国祖先的智慧都是极其高明的。
拜火教要求直系血亲结婚的教规与中华文化格格不入,又坚决不肯移风易俗加以改进,中国历代史书多对此都进行批判。于是,拜火教在士大夫对其口诛笔伐、民间百姓的咒骂声中没落消失了。
唐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开拓,我国人民与当时世界各国进行频繁的贸易和友好往来,宗教文化艺术交流也日益加深。唐代对外来宗教文化持较为开明的态度,武则天时期,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来朝,传播摩尼教,即明教。这摩尼教继承了拜火教的大部分教理,又吸收了犹太基督的教义,于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在巴比伦地区创立。
武则天为其敕建大云光明寺,准许传布。但摩尼教士初来中土,金发碧眼,言语沟通艰涩,为了向民间宣传其教义,就也按佛教初入中土模仿道教的路子,假称其信奉的是“弥勒佛”,借用已在中土立住脚跟的佛教进行传播。但佛教为了保护自己的教义理论,称摩尼教的经书是“伪经”,僧是“伪僧”。后摩尼教又比照佛教扎根中土的办法,把信奉的明尊,也比作是与中华轩辕黄帝,即拿着时间历法的官吏。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为朝廷官府机构,是掌管教育法度和具有训诫功能的政府部门。“寺”、“庙”均非外传舶来品,皆为我中华故有。后在漫长的中华民族融合过程中,除佛教外,又有***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传入中土生根发芽,亦按照中华风土入乡随俗,改良进化,在各民族宗教融合过程中,起到了友好交流和促进各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