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五章:西南之战(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咸子关,安南国东南海陆之要冲,早年为南防占城国而设,后占城国为胡季黎所灭,咸子关因此失去了军事上的重大价值。



  此时的咸子关的驻军连两千人都不到,守将更是做梦都不会想到,前脚清化的大军刚刚北出咸子关,后脚足足一万五千多明军就趁着夜色抵达咸子关之下,守将稀里糊涂的就送了命。



  而实际上,早在清化大军出离咸子关不久,就已经有几个百户所潜匿在了咸子关附近,只因咸子关城高墙厚,才打消了强行攻关的念想,山地军不是神机营,没有大炮,指望着靠几百杆火枪就攻破咸子关压根不现实。



  好在陆续抵达的百户所越来越多,大家伙一合计,趁着夜色挑出神射手将守关的守军拔掉,随后集中大量的火药炸开关门,这才拿下。



  就在当晚,近两百位百户齐聚一堂,就南下攻打清化的事情吵得面红耳赤,这次山地军深入安南腹地,没有一个营长级官员,这是朱允炆授意的,因为在他跟朱棣的交流中,后者认为此次计划,很有可能导致山地军建制被打散,营级主官就不要去了,留点种子下来,将来重建山地军会比较顺利。



  像这般没有一个统帅的情况,也得亏是发生在这里,毕竟在山地军的成军过程中,大家都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大家之间的感情比较牢靠,不然早就一哄而散,连交流都省了。



  “还有什么好讨论的,今晚歇一宿,明日一早整军出发。”



  有一百户挥手喊道,“兵贵神速,咱们突袭到清化城下,争取一战毕全功。”



  他的提议引起一片附和之声,大堂内不少人都是喜笑颜开的表情。



  咸子关往南不足百里就是清化,以山地营的脚程,一日即可到达,锦绣前程近在眼前,哪个不是激动难耐。



  “兄弟们都认为这是稳到手的军功了?”



  大堂之中,有一百户站了出来大声问道,“忘了那些俘虏交代的情报了?”



  清化是胡季黎老巢,安南辎重重地,长年有十万军驻守,虽然都是老弱病残,这次又调离五万,那可还剩五万人呢,五万人傍城而守,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安南的军队在到处找咱们,咱们现在去打清化,前脚一走,后脚这咸子关里的藏着的安南人就会去报信。



  两天之内打不下来清化,得到信的安南军回师而来,跟清化的守军合兵一处内外夹击,咱们一万多兄弟们都要葬在这了。”



  这就看出南京教导团的重要性来了,徐辉祖打南京新军中挑出来组建山地军的教导团,都是识字有文化的军官,不然他们也看不懂朱允炆写的练军手册。



  所以山地军的成军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培养也是每天的必修课,山地军虽多是山户,却不代表都是傻子,一年多的培养,也有些聪慧的已有了几分军官的模样。



  “清化一定要打,但咸子关却不能丢!”



  这个百户叫刘铮,长得虽然黢黑刚硬,但气质上却不像别的战友那般粗狂,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跑教官那求着认字读书的刘铮,精神面貌上有一种儒静的感觉。



  他一开口,大家伙还是愿意静下声来细听的,“我提议,咱们留下三千人守关,其余的携带所有的火药和弹丸去打清化。”



  顿时,大堂内不少人闻言都抽了一口凉气。



  现在的红河平原上,可有着十几万安南军在到处搜寻他们的踪迹,一旦得到消息回师,留在咸子关的三千人就要面对几十倍的敌人。



  去清化的立功逐勋,留守的九死一生!



  “我知道大家都想立功。”



  刘铮环顾众人,“但要是都死在了清化城下,天大的功又如何,哪还有领赏的日子。”



  “那,谁去谁留下?”



  有人犹豫着开口道,一边是锦绣前程,一边是死地绝境,这个抉择,谁能坦然面对。



  “这个提议是我提出来的,自然我留下。”



  刘铮脸上淡然一笑,“至于三千个兄弟,让他们自己选吧,清化。”



  顿时,大堂内不少人闻言都抽了一口凉气。



  现在的红河平原上,可有着十几万安南军在到处搜寻他们的踪迹,一旦得到消息回师,留在咸子关的三千人就要面对几十倍的敌人。



  去清化的立功逐勋,留守的九死一生!



  “我知道大家都想立功。”



  刘铮环顾众人,“但要是都死在了清化城下,天大的功又如何,哪还有领赏的日子。”



  “那,谁去谁留下?”



  有人犹豫着开口道,一边是锦绣前程,一边是死地绝境,这个抉择,谁能坦然面对。



  “这个提议是我提出来的,自然我留下。”



  刘铮脸上淡然一笑,“至于三千个兄弟,让他们自己选吧,若是招不到三千人,便有多少算多少。”



  众皆面上动容,大堂内顿时有几十人站出来,“俺留下!”



  死并不可怕,选择死才需要莫大的勇气。



  一年多吃苦受罪的同袍之情是坚固的,大堂内很快响应声一片,便是有几个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会儿也咬牙站了出来。



  “都留下谁他妈去清化!”



  刘铮大喝一声,随后轻松笑道,“先登清化者升营长,你们都去,我一个人在这领三千军,也算提前感受一下营长的威风,都别跟老子抢。”



  随后刘铮扭身就出了大堂,“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儿一早整军!”



  所谓军人,百死而已。



  成军的第一次思想大会上,教官的话震耳欲聋,“父辈血染长空,才换来河山光复,我汉人浴血重生。英魂不远,若见后世儿孙沙场惧死,尽丢大明武人颜面。”



  刘铮的父亲便是当年随牧英征云南蒙古退役的老兵,父一辈的兵,怕死者甚少,只因为一句话,“虽畏死,毋为奴。”



  故此时之大明,尚武者蔚然。



  翌日一早,全军集结,刘铮便于校场中直面全军,朗声道,“兄弟们,前面就是清化城了,你们可都是好样的!”



  没人兴奋呐喊,山地军同新军一样,纪律意识早就在教导团的鞭挞下像铁一般,虽然得到了夸奖,却没有任何骚动,仍然面容严肃的目不斜视。



  “先登清化者,晋营长!”



  刘铮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咱们自麓川大营拔营的那一天,是国公爷亲口许的,现在,锦绣前程就在眼前,但是!我却不能让你们每个人都去争取这份殊荣!”



  刘铮指着自己的脚下,大声吼道,“这里是咸子关,是南下清化的必经之路,而在这咸子关外的红河平原上,有着十余万安南蛮子正到处寻找咱们,一旦知道咱们去打清化,他们就会蜂拥而来,到时候,咱们可能都会死在清化城下!



  所以,必须要有人留在这里,牢牢的钉在这里,挡住回师救援的安南蛮子的军队!”



  军阵中有了骚动,每个人都听懂了刘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