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幸运的是,我们发现的早,并及时赶到,地边树木也不是很密,没有大树。火只是刚刚烧到沟塘中间,就让大家给扑灭了。

  稍事休息,检查没有死灰复燃。

  事后得知,是搂的茬子堆放有点靠近地边,地边上长着很高的薅草。

  去烧茬子的社员只派了一个人。而他是先从地边开始往里面点的,点燃后,他也没有回头看。那天风向也不好,正好往北刮。等他都点完了,再回头看,火己经烧到林子边了。幸亏我们在山上干活,能够看到山下,不然的话那可就是闯下大祸了。

  水田整地,要先戗稻梗子。

  三人一组,就是一把两米来长的铁锹把,锹头的两个耳边上各有一个园眼,圆眼上串着一个圆铁环,栓上绳子两个人各站一边,使劲往后拽,前面拿锹的人掌握方向。把戗下来的泥土拍在田梗上,修好田梗,就要翻地泡水田了。

  种水稻很繁琐,水田要提前一个月培育苗,稻种要用药水浸泡一周左右,视稻种发芽程度。之前还要做发芽实验,看出芽率。

  育苗时,要平整好一块水田地,做好苗床。并在苗床上撒一公分厚,筛过的腐质土。由有经验的老农,把浸泡过的稻种,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再复盖上一层土,扣上薄膜,静等发芽。

  这段时间,就由水田技术员来管理。

  他会根据秧苗的长势,控制水位,根据气候,控制温度。一般都是,在地膜里放个温度计。技术员每天早晨都要来查看,温度高了,生产队就派人去把地膜掀起点缝隙,通风降温,晚上还要防冻再盖上。

  秧苗经过几次通风段练,适应了外界的气候,长到十五公分左右时,天气也转暖了,昼夜温差不大时,就可撤去薄膜,可以薅苗插秧了。

  插秧是应时农活,季节性强。

  那时,生产队插秧,全队男女老少都要参加。

  人工插秧,最原始的耕做方式,没有半点机械。

  人们站在田里,一字排开,稻梗的两边各站一人,拉着一条长绳,人们按绳子的直线弯腰插秧。

  都插完后,由一个拉绳的人吹哨,量好距离,再拉直,就可以插下一行。

  这种耕做方式,现在看来,效率很低,也很窝工。

  每到邻近芒种时,各生产队都要会战。

  把所有在家的人,都赶下去插秧,生产队提供中午饭。也就是大米饭,炖大豆腐。那时可是比较好的伙食。

  要不抓紧插秧,过了农时就不能插了,因为生长期不够,到秋天不能成熟,就是一把草。

  我记得,有一天早上,天刚刚蒙蒙亮,打头的就来敲窗户,招呼我们上工。我们大家上工都很积极,没有旷工的。

  打头一来招呼我们,大家就马上起身,穿戴好衣服,披上棉袄。腰间别块塑料布,这在当年也是一个稀罕物,也是农村人下地干活的标配。睛天可以铺在地上休息,雨天可以披在身上防雨。

  懵懵懂懂地走到水田地边时,东方刚刚鱼肚白。水面上还有一层冰碴,光着脚丫下水真是刺骨的凉,打头的试了一下,水太凉了,大家都站立在稻田梗上,等太阳稍微升起,露出头来了,才下水插秧。

  那个时期,还没有农田水靴,穿一般的水靴是不能下水田的。

  原因是,下水后,靴子踩过的地方就是一个坑。如果插上秧苗,水一没过秧苗,就淹死了。

  打头的下去了,我们也得跟着下田那,时间长就麻木了。

  一直干到太阳高照,才收工,回家吃早饭。

  后来,我就很少下田插秧,而是干比较重的活,挑秧苗。

  就是,马车把成捆的秧苗,拉到路边,我们把成梱秧苗装到土篮子里,挑到刚耙完地的水田地边,然后站在田埂上一公分厚,筛过的腐质土。由有经验的老农,把浸泡过的稻种,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再复盖上一层土,扣上薄膜,静等发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