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杀手锏-龙骑兵(本章讲下设定)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物质上最好的背后就是严酷到极致的技能和纪律训练,这1000人除了定时定点睡觉吃饭外,所有时间都放在马术,射击,格斗,刺杀……体能,柔韧性,耐力,意志力等全方面的魔鬼化训练上!

  李承道的目标就是把这支部队打造成超越这个时代的超维武力!

  了解了自己这些宝贝疙瘩们的最新情况后,李承道才有心思考虑其他方面。

  “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含嘉仓都找到了吗?有没有动用水师运过来了?”

  (隋朝时官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贞观之治其实就是李世民带着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隋朝足够50年吃的粮食。)

  说到这几个大粮仓,徐厚钊眼睛一亮,原本的苦笑也一扫而空。

  “回殿下,这几个大粮仓都已被东厂秘密找到了,现在臣借着总动员令,调动江南所有大船运往整个关中战场。关内道,河东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陇右道的唐军绝对没有任何粮草之忧。”

  “好,好!管金生那边的粮食期货如何了?”

  “今天早上我还碰见管金生去博陵崔家催人家平仓呢。”

  徐厚钊一想起早上管金生带着东厂番役,趾高气扬,狗仗人势的模样,不禁笑了出来。

  “哈哈,别忘了等七宗五姓和关陇的贵族老爷们期货平仓后,让他们多贷点款,他们不是想发战争财吗?把含嘉仓和广通仓的几百万石粮食甩给他们,让他们吃个饱。”

  说起期货,李承道也微微一笑。

  “殿下,你是不给各大世家活路啊,突厥兵临渭水,大唐交易所粮价期货已经超了10贯每石了,殿下3贯甩卖给各大世家,包管这些见钱眼开的世家都会砸锅卖铁囤粮。”

  “对啊,现在他们已经被交易所的空单和宏伟新城榨干了现钱,想要囤粮,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抵押房产,地产,来找大唐钱庄贷款囤粮,嘿嘿。”

  “可是现在长安处于军管下,百姓们的口粮都是每三日定量发放的,这些世家还会囤粮?”徐厚钊想了想,有点不太理解。

  “聪明人和蠢人的差别就是会思考,会提前布局。蠢人觉得朝廷会定时定量发放口粮,而聪明人则会未雨绸缪,他们会想,如果大唐和突厥之战陷入焦局,前方战事吃紧,朝廷无法满足百姓们的口粮,那怎么办呢?”

  “那被严令禁止的地下交易就会因为几倍的利润而有人冒死开展!”

  “还记得我和你们说过的话吗?贪婪是原罪,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敢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李承道冷漠地看着窗外,语气异常平静。

  “这些世家能执牛耳,哪个不是天下一等一的精英(崔氏一门29位宰相了解下),怎么会放过这种天大的机遇呢?3贯买,10贯,20贯卖,何止三倍利润!粮食期货空单让这些大家族损失惨重,面对新起来的东厂爪牙,在摸不准底细的情况下,他们不敢贸然掀桌子,只能先乖乖交钱认栽,具体还要看唐军和突厥打起来的形势如何,再做决断。”

  “而现在长安或者说整个关中平原都处在军管体制下,他们无法利用其它方式大量盈利,但他们还要维持体面,还要维护一大家子的运转,所以他们不会放弃这个回血的机会的。”

  “即使有人不想发战争财,但肯定也会抱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打算,毕竟战争期间囤粮,是万无一失的做法,他们不可能会预料到大隋还留给我们这么大的粮食库存,就像他们绝对预料不到颉利会率20万突厥大军南下一样……”

  “大丈夫行天下,算计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算什么本事,要的就是与天下群雄争锋,以天地为棋盘,以国运为注码,以世间万物为棋子,搏杀!赢了自然笑傲群雄,青史留名,输了也是波澜壮阔的人生,不枉来石粮食甩给他们,让他们吃个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