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吴世家篇之历史经验真有价值吗第2/2段
吴太伯以后很多年,到了后世吴王寿梦这里,又戏剧性的有了乃祖之风。
吴王寿梦欣赏小儿子季札,特别希望季札来继承王位。太伯的子孙也真是继承了祖上的美德。
吴王寿梦的意思很明确,但是季札不同意,于是长子按顺序继承,长子叫诸樊,诸樊让季札,季札坚决不同意。
季札说,你是老大,按照规矩就应该你继承,并且举了曹国一个例子,哪怕当时曹国的君主老百姓不太满意,但毕竟规矩上没问题,所以曹国的子臧跑掉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乱。
季札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要考虑我。不能坏了规矩。后来不得已,放弃荣华富贵跑去种地,表示自己的决心。
他坚持自己的人生观,他说“有国,非吾节也”,做一个国军不是我的人生目标,我没有兴趣,我喜欢无牵无挂的生活。请你们不要强迫我了。
虽然,他的几个哥哥还是希望能够实现父亲的意愿,于是老大死了老二,老二死了老三,希望老四死了,最后到季札这里。
还真就是这样做的,谁也没有早早死掉,没有拖拉着不死,总之就是老三死了,季札还好好的,这下可以轮到季札了。
曾经季札不愿意做,大概也许考虑到自己继承有违礼制,不能因为父亲的喜爱打破礼制,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了吧。
但是季札又拒绝了。后来引发了历史上专诸刺王僚的篡位故事。
后人批评季札,不顾国家利益,只想着过无忧无虑的潇洒生活,导致了国家陷入动乱。
好像也有道理,既然季札你坚持你的政治态度,父死子继的规矩,当初应该坚持反对老二即位,坚持老大的儿子继承,这样才合乎规矩吧。
季札一副我不愿意干,爱谁干谁干的样子。
后来的公子光是诸樊老大的儿子,他认为如果季札继承,他没二话,现在继承的是老三的儿子。
这样就有想法了。三叔季札不愿意继承,那就应该有长孙来继承吧,怎么轮到别人呢。于是安排了一出专诸刺杀王撩的公案。
公子光有没有道理呢?有。
由此看出,这个王位的继承如果以感情上来选择接班人,而不是依据固定的程序,出现乱子是早晚的事情。
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谁说历史的经验有作用呢?
真正是前车倒了千千万,后车到了亦如然。
历史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人吸取历史教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