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后的辉煌第1/1段
《晋世家》·一代英主晋悼公(下)·完
在整个春秋时期,晋悼公是鲜为人知的,即便在晋国史上晋悼公也常常为人忽略。
14岁即位国君,29岁死去,人生短暂,但是他的功绩却不能被轻易的忽视过去,尽管晋悼公也未能挽救晋国衰落乃至后来三家分晋的事实,毕竟在他执政期间,晋国的公族权力得到加强,假以时日,或者晋国能避免卿大夫专权的特色,不过也很难说,晋国这么多年来从晋献公开始就实行的弱公族强大夫的国策太深入国家政治之中,仅凭晋悼公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力挽狂澜。
晋悼公就像一颗流星,在晋国史上的空际闪过,有继往但无开来,这大概是晋悼公在史上轻易被忽略的原因吧。他在位期间,晋国的霸业可谓到了巅峰,中原诸侯尽数归服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八年内而九合诸侯,晋悼公可谓一代英主。
纵观整个春秋,齐桓公以后,大半个春秋时期都处于晋楚争霸的状态。秦国僻处西域,有晋国的强势阻遏,难以挥兵东进,直接遏制了秦国对中原的干涉,倘若没有这么一个强大晋国的存在,中原几乎会沦落为秦楚的附庸。
晋楚自文公时期城濮之战开始,拉开了晋楚争霸的大幕,其后百余年间,此起彼伏,总体上晋国始终占据着上风,牢牢掌控着中原。作为姬姓诸侯唯周室维持着仅有的面子。礼乐征伐自晋侯出,号令天下,称霸春秋。或者到了中晚期,周室的卑微已经不再受中原各国的尊重,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恐怕是其实的真相。
灵公被弑,成公甘做傀儡,至于厉公,本要强化公族惜乎没有好的方略,导致公卿矛盾激化,最终厉公被刺,晋国政治上一片乱纷纷。这时候,晋悼公踏入了晋国政治舞台。晋悼公属于晋襄公的一脉,自小生活在周室,也无意国君之位,但是这个晋悼公少年英俊,气度不凡。清原之盟尽显其锋芒。
初即位晋悼公立马开始政治清算,虽然没有将矛头指向权臣栾书,但是一系列作为明明白白的告示朝堂上下,晋国是我说了算。诛杀刺厉公者,震慑权臣,重组权力机构,擢升新进贵族,制衡旧势力,如此国君权力得到了有效集中。另一面,逐渐启用公族,意图压制卿大夫势力,晋悼公生长在周室,礼乐制度受周的感染甚深,他希望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再次在晋国复兴。不到一年的时间,晋国上下焕然一新,国运昌盛,气象不凡。国际闻风而附晋。
国内渐安,晋国复霸的野心开始膨胀。晋悼公即位当年,楚攻宋。晋国做出战略决定“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晋国联络中原诸侯,联兵对楚,大破楚军。次年伐郑。其后悼公怀柔北狄,免除后顾之忧,接纳吴国参与会盟,大力扶持吴国,使其在后方袭扰楚国,成为楚国心腹大患。
楚国不甘心放弃中原霸业,晋悼公采取了疲楚的战略“三分四军轮回作战”,“三驾胜楚,
大会诸侯于萧鱼,迫使楚国彻底放弃觊觎中原的野望。萧鱼会盟,晋国霸业走向了最鼎盛。再后来的刑丘之盟,悼公取消了诸侯对天子的朝贡义务,正式确立列国朝聘之礼,晋悼公自己取代周天子接受诸侯的朝聘,晋国成为新的领导中心。
晋悼公不被史家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晋悼公对周天子的极度无视,合纵诸侯,俨然晋国才是天下共主,什么尊王攘夷统统不在话下,天下事唯强力者胜,决断皆出于晋。像这样,儒家为主体的史家怎么能重视晋悼公呢,晋悼公将周王室的脸面彻底撕得干净。晋悼公一死,晋国又重回老路,六卿执政,国君权力旁落,最终三家分晋,晋悼公是晋国公族行政最后的辉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