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北进北进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楚世家》·北进争霸

  楚国自熊绎封于楚,隐忍图强,筚路蓝缕。楚国封以子爵,政治地位相当低,不受中原待见,国小,所谓蕞尔之邦,方圆五十里,一直以来安分守己,顺服于周。其后到熊渠,开始了对外扩张,国力有所发展,也逐渐将目光北望。熊渠“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谥号”,封三子为王,尚不敢自封,但是争锋中原之心已然怕蓬勃,其时周厉王蛮暴,穷兵黩武,熊渠不得已撤销王号。

  周自厉王后,王室衰弱,威望日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国内,政治动荡,君位迭更,诸侯中之大者公开藐视周王,周王式微。楚国就在这历史时期,强势崛起,演绎出一幅跌宕起伏的争霸中原的壮丽画卷。可以说,楚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发动对外战争,不断的兼并人国的过程。有人说楚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灭国史”,的确如此。

  楚国大规模地开疆拓土始自楚武王熊通。周室衰微,诸侯相侵伐,中原一片乱纷纷,而中原外的蛮夷戎狄,见周室忙于内乱无暇对外征伐,在休养生息一段时期后,崭露头角,开始向中原频繁侵扰。此时的楚国一方面受着中原列国的歧视和镇压,一方面受着外族势力的威胁,楚国要生存下去必须壮大自身,打破周室姬姓国的封锁挤压,肃清周边蛮族势力。基于此,楚国历来的国策便是巩固楚南,北进中原。

  楚武王即位,开始北向用兵。熊通伐申,是北进的号角,但是申国作为楚国的毗邻,周室姬姓国,综合实力并不弱于楚,加之周室调动诸侯兵马戍守申国,熊通伐申并未成功。

  北伐不能胜,于是楚武王熊通将巩固楚国后方作为先行战略,以退为进,先后伐灭了周边的权等国,同时还向东西方向积极扩张,战胜攻取,所向披靡,在扩大、巩固后方的同时,解决了北进可能受到的侧背威胁,并通过征服汉东诸国,初步控制了长江中游的铜矿资源及其北运通道。

  熊通后期专力江汉,没有再进行北伐,随着国力的壮大,疆域的拓宽,设立限制的改革创新,一个新兴的南楚强势崛起。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政治上公开与周室分庭抗争。楚武王死后,继位的文王延续了武王的野心,北进中原势在必行。楚文王全力北进,假邓伐申,占领南阳这块战略宝地。继而灭息伐蔡,控制了出入中原的另一个交通要道,随后伐郑,正式拉开了与中原诸侯争霸的序幕。

  楚国的军事扩张大致如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所记:“春秋时期灭国最多者,莫楚若矣。--夫先世带砺之国棋布星罗,南捍荆蛮而北为中原之蔽者,最大陈、蔡,其次申、息,其次江、黄,其次唐、邓,而唐、邓尤逼处方城之外,为楚门户。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楚自南而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终于使楚国从西周初年的“蕞尔之邦“赫然为大国。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战国时期楚汉争天下,战略上都是北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