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楚文轶事第1/1段
《楚世家》·文王轶事
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彊,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
这是太史公史记中对楚文王的记载,楚文王执政期间的大事件都有,伐申过邓,楚始壮大,其他细事不做记述。说起楚文王,也有些好玩的事。
首先是大家熟知的和氏璧故事,就是那个卞和,他还真能活,楚厉王那会他捧着块石头说是个好东西,厉王不搭理他,楚武王时他又跑去献宝,结果被惩罚,搞的成了残废,到了文王,看他那么执着,就相信他,然后找工匠一研究,还真凿出一块宝贝,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这样算,卞和至少活了近百岁吧,真不简单。
后人有关于卞和的一首曲子:
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
传国争符,伤身行贷,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以偷敲破。
卞和献玉给楚厉王被砍左脚,后来又被楚武王砍右脚,楚武王在位51年挂了之后卞和献玉给文王才使和氏璧名扬天下。两只脚被砍,卞和不仅没挂,反而安然多活了至少51年,熬死了两代楚王,以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置信。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7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其实这个故事来自韩非子的文章,至于韩非子,总是喜欢说一些社会段子,现在叫寓言,真实成分都不足信,不过说起这个和氏璧,到了战国,又有了一段完璧归赵,说得是蔺相如与廉颇。真实与否,都难以断定了。要按传说讲,和氏璧的被发现,要感谢楚文王。
关于楚文王,另一则有趣的是在吕氏春秋的记载:
《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直谏》: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於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於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楚文王即位初期,贪恋美色,爱出去打猎游玩,不理朝政。楚国在武王时就建立了法制,即便国君有过失也要受到处罚,真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颇有点现代法制的意识。
太保就进谏文王,说您不太称职啊,整天纵情女色,国家大事也不关心,按照我们的法度,您要被鞭刑,您看着办吧。文王听了很不满意,我怎么说也是一国之主,叫我受鞭刑多没面子,换个别的好不?太保说不行,不能因为您乱了规矩。于是太保拿荆条象征性的敲打文王几下,这下文王来劲了,也不疼也不痒的,能不能真打啊?太保很生气,给您鞭刑是鼓舞您的自尊心,这与打的痛不痛有什么关系,就算打的痛您不改又有什么用呢?您竟然嬉皮笑脸的,我死了算了,怎么遇到这样的国君,就跑路了去隐居要自杀,表示没有教育好文王要负责任。
楚文王一看,这与太保没关系,是我态度不好,我马上改。于是改弦更张,召回葆申,打发走美女,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数年时间兼并三十九个国家,扩大楚国的疆土,使楚国日益强盛。
这个传说可以看出春秋早期的楚国真是一个讲究法制的国家,也正因为这样的改革,才使楚国逐渐强大,最终称霸南疆,问鼎中原。而在同时期,几乎没有哪一个诸侯国有这样的创新举措。楚国能称霸中原,历史八百年,其来有自。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