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李悝变法(下)第1/1段
《魏世家》·魏文侯·李悝变法(下)
二、尽地力之教
“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
废除贵族世袭制,可以说是一项政治上的突破,也是变革中最关键的一环,商鞅所以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因为他的这项举措在秦国推行时遇到了阻碍,尽管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还是留下了日后被清算的种子,可见改革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真正是血的斗争,你死我活的。李悝是幸运的,魏文侯支持他,且大概李悝死在魏文侯之前,没有商鞅作法自缚的噩运,不然这么一项根本上的变革居然一点水花都没有,这不寻常。
尽地力之教,实际上是经济方面的变革,上古经济依赖土地和人口,也就是发展农业,有大片的地种,人口又多,自然就有了强盛的基础,农业耕种无疑是魏国道路上尤为紧要的一步,其他国家的改革也往往重视农耕,这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
废除井田,地产自有,自由耕种买卖,谁种地谁说了算,多劳多得,谁开垦的土地算谁的,这完全是为自己干!于是国民的热情被大大鼓舞。李悝“尽地力之教”还有一项创新,那就是农作物依据季节性作物混种,充分开发了土地的价值,提高了农业产量。
平籴法。至今仍然是政府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所谓的平籴法就是在特殊年景政府出面干预经济,设置最低价格、最高价格,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防止在灾荒年月发生哄抬物价的乱象,避免谷贱伤农、谷贵扰民。政府设置粮仓,以备歉收或者荒年以平价投入市场,这些做法在两千年前已经被李悝玩过了,现在仍然效仿。
三、推行法治
这大概是李悝在史料中语焉不详的重要原因。李悝师出子夏。子夏又是孔子的入门弟子,儒学居然培养出了法家,这让后世儒家非常尴尬,李悝在史料中变得模糊似乎可以理解了。
晋国本身就具备法治的传统,比如智宣子、赵简子的铸刑书,将法律条文公之于众,这曾经引起了孔子的不满,认为他们破坏了规矩,不符合周礼的理念,这等于打破了贵族对法的垄断,法不再是贵族手里治民的工具,公之于众自然也会让国民来监督贵族们的行为,等于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实际上铸刑书传达了一种法的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李悝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律,《法经》。用法律的形式来维护改革,来巩固改革的成果,依法治国常态化,为魏国今后的变革思路得以贯彻。这些举措让魏国在列国林立的战国初期崭然一新,充满了活力,也因此受天下瞩目。
四、军事变革
设立特殊兵种——魏武卒。一般情况各国基本都执行全民皆兵的军事方略,太平时散做耕农,战乱紧急成军,这样的优点便于整合军力,弱点是战斗力不均衡,不能有效的训练来进行军事活动。李悝进行了兵力选拔,单独成建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组建一支过硬的特种兵部队。这支队伍享受特殊待遇,崇尚战功。李悝的魏武卒与后来赵国的胡服骑射组建的骑兵一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悝这一系列的运作,让魏国经济腾飞,军事强大,国内一心,迅速成为超级强国,带领韩魏西攻强秦,南压蛮楚,东略大齐,北伐中山,控制秦地西河之域,使得西秦不敢东望。于是乎战国第一霸主以新的姿态站在天下舞台上,这便是崭新的魏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