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到眼云山随处好 伤心耆旧几人存第2/3段
结果他的话引起了一片轰笑。因为从元朝开始,有点见识的中国人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了。
不过陈柯并没有取笑他,反而作了自我检讨:“对不起,刚才是我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我是问,咱们住的地球有多大?”
化解了这位秀才的尴尬,另一位秀才也举起了手:“听说有九万万里。”
陈柯笑了笑,说道:“请坐。这位学友可能知道答案,但因为咱们没有确定大小的统一标准,所以无法表达出来。所以下面先请大家看这张地图:这是一副地球的平面图,上面标有经纬线,经线共分为了一百八十条。”
“由此在赤道,每一度经线的距离是一百一十一公里。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二百二十二里。这就是一度!一共一百八十度,就是整个地球最长的一圈。咱们如果每天赶路走一百里,大概正好一年可以绕地球一圈!”
这样一说,不少人感觉思维都清晰了一点。至少,陈柯对这个世界的描述逐渐清晰,不像以前那样抽象。
之后,陈柯便换了一张幻灯片,开始解释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每一讲课,他个人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陈柯这种读死书的人,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因此复述出来的内容非常完整。
“热气是往上升腾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吧?比如那个走马灯,或者就是街边卖包子的,都能够看到蒸腾的热气!所以地球赤道这一带,因为受太阳直射后受热最大,这里的空气就往上升腾。于是地表的空气就怎么样?稀薄……稀薄就怎么样?对,稀薄了,气压就低嘛……”
而且一上课,陈柯还不自觉的学起了自己以前的老师。一个人自问自答,把课上得挺热闹。
“这些上升的热空气向赤道两边流动,渐渐不热了吧?为什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
倒是有人配合:“因为郡主之前讲过,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过了这两条线,受热就不够了。”
“哟西!请坐。”
陈柯非常满意。
“因为受热不足,所以这里的空气升不动了,开始下沉。下沉了之后地表空气密度就大,密度大就怎么样?对,密度大气压就高。所以南北回归线这两条自然带,就是副热带高压,赤道是什么?热带低气压嘛……”
边说,陈柯还在黑板上又画了草图。
虽然幻灯片上有图,但这样画图,标注箭头,能让上课的人感受更直观。
“于是呢,副热带高压带空气密度大,它们就会向空气密度低的热带低气压带怎么样?均匀一下,因为太挤啦!这儿的空气都往那儿跑,于是就形成了风。风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叫做热力环流……”
“原来这就是风!”
果然。
不少天生有悟性,或者从小学习诗词歌赋,但骨子里对理工有潜力的秀才,开始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地理就是如此神奇,让文科生有了钻研自然的方向。如此他们就会学习各种等高线,等差线,函数,积分。最后成功被忽悠成理科生。
告诉了大家风产生的原因后,陈柯又讲了风带。让大家知道了信风,西风等基本常识。
“信风永远是东风,因为它有信用!西风永远是西风,因为它就叫西风……”
&“这些上升的热空气向赤道两边流动,渐渐不热了吧?为什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