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风浪满庭闲暮日 莺花极目坐芳辰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时候的沙俄,伸向北亚的胳膊还很细。最后终于忍痛签订了尼布楚新约,正式划定国界。

  对于大清保住了领土,陈柯那是由衷的高兴。专程写了一封折子大拍雍正的马屁,说自己一定为大清尽忠,“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结果雍正用朱批把这几个字特地圈了起来,还注明:“不必如此。肉麻,矫情!”

  雍正似乎非常喜欢用文字沟通。

  哪怕进行藩务运动后,大清同样有了电报和电话。他依然喜欢发文字。

  处理完和沙俄的纠纷后,第一批旗人大学生也回到了朝庭。开始真正大力发展东北的藩务。

  在辽宁,煤厂,炼钢厂,发电厂很快就建设起来。因为设备都是直接买的二手货,自然建设得快。

  作为既得利益者,无论是满清旗人,还是士大夫中的开明人物。对于藩务的发展就是“施夷长技以治夷”。

  对于陈柯的政治制度,他们并不感兴趣。

  打败了沙俄,更让朝庭上下信心大增。雍正相信只要再发展个五到十年,大清的国力就能追上藩镇。

  但他们不感兴趣,不代表别人不感兴趣。

  自第一界国会召开结束,藩镇的前外务署大臣李西华就正式辞职。他回到渤泥国接任了国主之位。

  李西华在藩镇辅政四十年,还在海军学院当过老师。自然有许多愿意追随他的门生故旧。

  一回到渤泥,他就开始推行新政和产业发展。办学校,开矿场,建工程,渤泥国原有的橡胶经济成为了贸易支柱。

  同样进行变革的,还有偏据吕宋的郑氏一族。

  就在满清打败沙俄的这一年,台湾的冯锡范和刘国轩相继去世。郑克爽的两个孙子郑忠和郑信大学毕业,和一同到藩镇学习的人员一同返回了吕宋。

  而让陈柯没想到的,同样开始学习变革的居然还有港口国。他们也悄悄派了学员到藩镇学习过。

  或许是因为危机感强,这个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华人小国是变革最主动,也是步伐最快的。在李西华他们还在打基础的时候,港口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中学。

  就在亚洲各国或主动,或被动开始革新的时候。大清的旗人贵族和士大夫们终于忍受不住了。

  因为雍正搞藩务,虽然有留学归来的人,但无论是种田还是开厂都需要大量的人员招募。

  那些满口知乎者也的士大夫是不会干这些事的。读书人不讲怪力乱神,不屑奇技吟巧,这是圣贤之道。

  因此雍正准备在科举和官举之外,悄悄开通一个新学的晋升图径。但这从根本上触及了旗人贵族和士大夫的利益。

  北亰的一所茶馆。

  “什么,让老子去学办厂房?啊呸!士农工商,做买卖的是最没羞没臊的人,那这咱爷们儿该干的活吗?”

  “就是……”

  一群玩着鸟笼,喝着茶的旗人们在一起高谈阔论。对于朝庭的新政越来越不爽。

  而在河南和山东,这里的读书人竟然直接罢考。更有人组织起来,跑到孔庙前跪地大哭。

  “先师孔圣人啊,礼法不存,国将不国呀!……”

  “哦嗬嗬嗬嗬嗬……”

  看着这群正仁君子居然罢考哭庙,总督田文镜气得过来就要抓人:“你们要造返吗?快给我进考场!”

  结果领头的书生站了起来,拿出了一个牌位。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

  吓得田文镜连忙整理衣帽,三拜九叩。

  “弟子田文镜参拜至圣先师!千岁,千岁,千千岁!”

  然后毕躬毕敬的伏到了墙角。头也不敢抬,屁也不敢再放一个。

  书生得意洋洋的举着牌匾,喊道:“田文镜!”

  田文镜趴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应了一句:“弟子在……”

  书生威严地说道:“我现在是代至成先师孔——圣人在问话,你可要如实回答!”

  “弟子遵命…旗人贵族和士大夫们终于忍受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