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第1/2段
一千多年后的一位伟人说过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乱世之中,起义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鲤。
农民起义是一场豪赌,成则高祖,败则亡寇。安史之乱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不甘压迫的劳动人民拿起武器,期望能推翻压迫,结束乱世。只是中华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里能完成这件事的,仅寥寥数人。
公元860年,咸通元年。这一年于别人来说只是茫茫乱世之中一般乱的一年而已,然对于苏若水来说却意义非凡。这是他一脚踏进这乱世红尘,成为历史滚滚洪流中一颗流沙的第一天。
刚出生的苏若水这一世因着前世的记忆,思想已经飘得出银河系了,奈何身体只能允许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两个小时不到就困得眼皮打架。
等他堪堪长到三岁,整好可以用熊孩子本能掩饰他炙热的好奇心时,苏家来了个有名的禅师,指名道姓的要见他。
“小施主聪慧,断不可因太过聪慧而乱了世间本来的规则!”
义玄法师是个鼎鼎大名的大和尚,唐代一朝佛道之争一场激烈,然即便唐高祖太宗均把道教至于佛教之上,唐武宗更是极力打击越渐膨胀的寺庙经济。然武周的提拔和宣宗的扶持,使得禅宗一脉佛家地位空前。义玄法师一句话没头没尾,苏家众人听得玄之又玄,但苏若水却听懂了他的意思。老和尚不知怎么确定他的来路的,语气格外笃定。
“老爷爷真的奇怪,我如果真的能改一改这个世界,岂不是更好吗?说不定就能让所有人都能过得更好呢?”
苏若水仗着自己年纪小,童言无忌。
“那你怎知是往好了改还是忘坏了改?”
苏家众人都没把苏若水的话放在心上,然老和尚不,他无比认真的以辩法的态度回应着他的童言。
“既然改了,肯定是往好了改呀?”
“那你可知,你所谓的不好是不是别人以为的好,而你以为的好又或许是旁人眼中的不好呢?”
老和尚真不愧是禅宗创始人,信手拈来的禅学整得比苏家一帮子自比道家传人还要难对付。
“小施主,你确是聪慧,然世间比你聪慧之人数不胜数,你要记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切不可盲目自信,觉得自己乃独一无二之人。”哄完小孩又转身对着苏若水的父亲苏长生道,“令郎之聪慧却乃万中无一,然若不能好生教诲,恐酿大祸,我临济一门虽说不能渡这苍生天下,可终究不愿眼看世间遭此劫难,故望苏施主能舍下与幼子的天伦,让令郎拜入贫僧门下。”
“老和尚说了半天,居然是想带走的我,那寺庙里面布衣蔬食、粗衣淡饭的,可没有在苏家过得安逸,不行不行,决不能让老和尚得逞。”
老和尚一席话说得斩钉截铁、来势汹汹,把苏家众人说得一愣一愣的。苏长生作为苏家这一代族长,被老和尚天下苍生这一顶高帽子一带,反而有种要是自己不答应就对不起这苍生一般。
“大师,您。。。。。”
“老和尚你好没意思,从圣后开始虽不许佛道之争,但却也明说了佛因道而生,您说我道家子弟需要佛门教导,难道是觉得我道教不如你佛教了?”
苏若水料到老和尚就算知若不能好生教诲,恐酿大祸,我临济一门虽说不能渡这苍生天下,可终究不愿眼看世间遭此劫难,故望苏施主能舍下与幼子的天伦,让令郎拜入贫僧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