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周人南迁与王城选址第2/2段
其三、我们在大塬上排兵布阵,训练骑兵,设置峰火台若有敌人来犯,也可提前预警,大王及戎人全部避入附近的山林之中,以王城诱敌深入,再聚塬上的骑兵围而奸之,岂不是瓮中捉鳖,万无一失!登上这东山之巅向东行走六十里就是莽莽林海的子午岭原始森林,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供我们建造王宫。
其四、马莲河的两岸有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我们学习周人的农耕技术广种粮食、果蔬可以解决王城周边居民的吃粮问题。我们不用依赖任何人都能做到自给自足。马莲河水看似浑浊,是因为常年浸润了黄土地养分的缘故,浇灌庄稼比施肥还有效。若是取了河水,沉淀几日依然可以清澈见底,牲畜饮用不成问题。如此这般光景,再过个三五年,这里定能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我戎狄王国兵强马壮与中原王朝一决高下指日可待。
其五、这里地处黄土大塬的最南端,向南我们的骑兵两日便可到达西岐之周原,向东沿泾水行进则可直达关中平原之镐城。那里是华夏文明的聚集地,物产丰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且看周人狼子野心占据西岐之周原,日后必然要取关中平原发展经济,增强实力。我王若想称霸中原,那必定要取镐城,依托大塬从这里出发,轻骑三日便可直取镐城。”方考滔滔不绝地讲完。
方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让戎王万分惊喜,一行人继续策马前行。在九龙河边下马,一日的行程让大家都饥肠辘辘了,吩咐下去准备干粮。戎王饶有兴致地用手捧一捧九龙河水,喝到口中感觉甘甜可口,非常解渴。随从送上干粮,戎王席地而坐边吃边说:“大家都说说你们的看法”,众人在方考精彩说辞的鼓动下,非常认同这块风水宝地纷纷表示:“这里确实是块好地方,我们戎狄王国若是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殷商天下迟早会变成我们戎狄的天下。”
简单的就餐结束,戎王精神百倍,带领一行人徒步登上东山,在半山坡地势平坦的地方停下。方考解释说:“这里是周人宗庙的所在地,有几间遗留的房屋,所以这里叫庙咀坪。”大家看到这里虽说地处山腰,但很平坦。周人修筑的梯田和耕种过的痕迹很明显。方考说:“大王您看这里,我们背对山坡面朝滚滚而流的河水,这里的一切尽收眼底,三条河汇聚在一起,自北向南而流。在我们的眼前就像一道渠,寓意着您的“王业水到渠成”。这庙咀坪地势远高于河流,无论降多大的雨,河水涨多高,永远也淹不到庙咀坪来。如若大王在这里修宫殿,建宗庙,可保王业百年无忧。”戎王说:“既然我们沾了这里的天地之灵气,又要大兴土木建筑,恐怕亵渎了这里的神灵,招来天谴带给我们灾难,给王城起个名字,每日让人虔诚祈祷神灵,请求宽恕。”方考灵机一动说:“我们站在三条河集中的交汇处,再加上即将兴建的王宫,眼前的景象就像个大写的“义”字,中原诸候国历来以“信义”行天下,取“义渠”二字来命名,恰如其分。我“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授民事”,所以起这个名字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万物风水之玄妙。”戎王欣然应允,对王城的选址非常满意,当机立断下令留一千军兵驻守,由方考着手监督建造王城,规模要大、规格要高,必须等同于诸侯国之王城。彭睢负责整个王城的守卫。戎狄的钱粮、人马皆由方考调配用度,以最快的速度修建完工,以期早日入住王城,占尽天下之先机,共图戎狄之伟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