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茶道源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众弟子看见面前的彩色透明的泡泡,不禁啧啧称奇,发生惊异之声。

  “这泡泡会破吗?”不知谁问道,这一句可是问出了众人的心声。

  “不会。”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众弟子都很欣喜,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伸出手指去点那两个彩色泡泡。说来也是神奇,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泡泡就像贝壳一样打开了,露出里面包裹之物,原来里面除了茶臼与茶铫之外,尚有蒻叶包裹着的茶饼、绛纱。大泡泡像贝壳一样开启后就变成了一个樱桃般大小的彩色小泡泡,若再点一下彩色的小泡泡,它又恢复如初,重新将白色茶臼与黑釉茶铫包裹起来。

  这白色茶臼可是刑窑出品,质地上乘,釉色晶莹乳白,呈浅盘状,坚厚小平底,内壁分四等分、不施釉,错刻斜线,线间剔压麟纹,有月牙形的小窝,用以研磨,配一根白瓷棒杵,杵底亦不施釉。虽只是用于将茶饼研磨成颗粒的器具,但早于茶碾出现,瓷胎颇细,外壁施白釉,精致可爱。叩击之竟有金石声,类银类雪,堪称碎月白玉缸,俗物难与双。

  而这黑釉茶铫乃邛崃窑上品,通体釉色黑褐,腹部有蓝黃黑色窑变,在光下发出奇异耀眼的光芒,阴刻有鸾凤纹,纹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口沿有唇,深弧腹,平底,器腹中间有一竹节形横把,口衔匜沿作探水状,匜形流也。

  “后人将茶叶制成茶饼、碾细为末,并以茶叶粉末煮茶,此茶饮之法,是为末茶法。此后,末茶法一路传至东夷,被岛国奉为至宝,世称抹茶。抹茶传统成为岛国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因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和茶釜。”

  “茶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以蒻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以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如此终年再焙,色常如新。”

  “所谓末茶法,若饮则须先将蒻叶封裹之茶置于火上炙烤令其色赤,待色泽呈微红后,以绛纱裹之,再于茶臼中捣碎、研成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碧粉缥尘非末也。”

  “汝且自行烤炙,再研末,茶铫中已经盛入清泉之水,你们须用灵力将水烧至微沸,再投入茶末,可根据各自口味加盐、加姜、加葱。”

  众弟子早已迫不及待,闻言可自行动手了,一个个取出蒻叶包裹的茶饼便开始催动灵力,掌心生火,忙不迭烤炙起来。有手脚麻利的,烤炙须臾便已取出绛纱包裹好些许茶叶,置入茶臼,开始用棒杵用力地捣碾起来。正是幽人耽茗饮,刳(kū)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伴柷(zhù)椌(qiāng)。一时间,捣撞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师姐,你尝尝我的茶怎么样……”黎诗说着从茶铫中倒了一杯茶,用青釉斗笠盏盛装,递给上官凌。上官凌接过,先置于鼻息处闻了闻,紧接着一饮而尽,倏然脸色微变。

  “怎么这么咸……”上官凌眉头紧锁,都快拧成麻花了。

  “啊?”黎诗赶忙自己也倒了一杯,饮入口中咂了咂,脸色大变,由难以置信的夸张变为强颜欢笑,眸子转了两圈,还是鼓起勇气一口气咽下,“我的茶……好像盐是放得太多了……呵呵呵……呵呵呵……”

  “师弟,你这茶是姜汤吧,放了这么多姜,一股辛辣味,哪里还有什么茶香味……”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黑肱震正在声色俱厉地斥责慕容休之。

  “师兄,你的茶也很咸呀,你家是不是也贩盐啊。”慕容休之嬉笑着,小心翼翼地说道。

  “你家才卖盐,你全家都卖盐!”黑肱震嗔怒道。

  “哈哈哈,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哪,嘻嘻……”黎诗看在眼里,心里总算找寻到了一丝安慰,偷偷瞄了一眼忠尧,他正气定神闲地品味着茶汤。

  “忠尧,我尝尝你的茶。”子翃说道。

  “好啊。”说着忠尧便接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以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如此终年再焙,色常如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