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领悟大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四季北斗绕极符:合!”

  随着余子信一声令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北斗竟然同时向北极星聚合,斗柄各自按照自己所对方位完美嵌合在了一起,生成了一个巨大的“万字符”。

  忠尧一声惊呼:“万字符!这竟然是万字符!万字符竟然是这么来的!”

  “是的,四季北斗绕极而生万字符,由天文观象衍生而来,上古时代的遗址河什么渡便有了四鸟万字符。”余子信笑盈盈地说道,“万字符,取北斗为绕北极旋转之象,以此明天道周行而不殆之义。极,不动不易,变易流行皆出于此。斗建,一般是昏建,黄昏时分指向正北。然而,北极星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一颗星,北极星是轮值的,数千年前是彼星,今日是此星,数千年后又是另外一颗星喽。”

  “因为岁差的存在,经年累月累积下去,数千年后观察北斗七星指向正北时,应该不在昏建了吧,时间应该会向后推移,是吗?”

  “哦,你竟然知道岁差?数千年后要观察北斗七星指向正北方向,可能要在子时喽。你且说说何谓‘岁差’?”

  “上古时代,天文学家常常利用夜半、黄昏或拂晓时处于正南方的恒星来推算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这便是‘昏旦中星方法’。东晋虞喜根据《尧典》日短星卯的记载,考察了之前二千七百年的观测记录后发现,唐尧时代冬至日黄昏是昴星在正南方,而他观测时却移到了壁宿,两宿之间相距很远,不可能用观测误差来解释。

  除却古书记载的恒星位置与今日不观测同外,虞喜还发现岁实的差异。古人目测岁实最简便的方法是以冬至日影最长的一点为起点,经过一个周期再回到这一点的长度,这便是目测的岁实,又称作太阳年,但虞喜发现各个时代天文学家测量的岁实总是不一致。

  终于,他领悟到经过一个回归年之后,太阳并未在天上行一周天而回到原处,而是每岁渐差,是为‘岁差’,因此,天自为天,岁自为岁,二者并不完全等同。

  当然,岁差的原因除了每年冬至日太阳并未回到原处以外,还有四季北斗绕极、北极星轮值反映的地体运动影响。”

  余子信抚掌大笑,叹道:“精彩、精彩!此番论述颇有见地,不做我的传人就真真太可惜了!”

  忠尧被赞得有些诚惶诚恐,余子信却兴致勃发,问道:“你可知我为何在金乌岛数十年?”

  忠尧摇头。原本是有配图的,可惜这里发不了。考古发现,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河姆渡四字万字符、红山文化万字符就大量出现了,出土的陶陶罐罐等文物比比皆是。万字符跟天文有关,是北斗的取类比象,也只有天文才能解释、解密所有万字符的形成由来。莫要被人轻易误导了,天文是个系统观测的工程,需要很多条件,观测工具、天文著作、记录观测数据的载体(比如竹简、纸张)等等,前提还要能吃饱饭,这些记录观测数据的载体还要能保存千年,否则后人看不到也是白搭。  东晋时天文学家虞喜首先发现了“岁差”,便是在前人数千年的观测记录上发现的。北极星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在是勾陈一,每隔25800年会循环一次。公元14000年时,织女星会是那时的北极星。隋唐时,北极星是北极五这颗星。  也就是说,冬至、夏至时人在地面上同一时刻,测量明年太阳的影子,会发现太阳转一圈后影子并未与去年完全吻合,会有一丁点的“误差”,而且随着时间拉长,这误差越来越大。反映到历法上,在千年级别就有几个月误差,为了修正这种错误,便有了闰月,譬如十九年七闰。故此,谁如果此前什么条件都没有,突然有了一天就说自己有了历法,那他的历法肯定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