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1 章 汴都古巷第1/3段
在回去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暗暗琢磨起来。
“对了,听闻这翰林医官院使现在更名为翰林良医了,品阶虽只有正七品,但年俸也有四五百贯左右,按眼下的物价水平,一贯钱可以买一头公猪或一匹布,如此看来,翰林良医的收入比一般百姓还是要多不少的。
早日学医时,便知翰林医官许叔微诊病无论贵贱,有召必应,一律分文不收,不如顺道去拜访拜访,也顺便看看这《太平圣惠方》的诞生之地。昔年,神医陈昭遇与王怀隐、王祐、郑奇等名医历经十四年不懈努力,才编撰出了传世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这可是本朝第一部官修方书啊,既然来了,又是医道中人,怎么能不去瞧瞧呢?”
忠尧口中的《太平圣惠方》于淳化三年成书,由宋太宗亲自作序、题名,全书共一百卷,分一千六百七十门,所记载的医药验方多达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此书广泛收集了前代以前的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首先阐明诊断脉法,其次叙述用药法则,然后按类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方药,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医书。
是年五月,朝廷将该书刻印出版,颁发全国,下诏各州设医博士掌管。
《太平圣惠方》不仅对后世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远传至国外。
大中祥符九年与天僖五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与高丽,促进了朝鲜医药的发展。后来此书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日本棍原性全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五十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主抄写编撰的。
彼时,主持编撰《太平圣惠方》的陈昭遇是誉满京城的神医,他出生于医学世家,潜心研究医术,造诣很高,医德高尚,医术尤为精验。开宝初年,其游于汴京,时军中士兵患病者甚多,昭遇日治百人,风、劳、气、冷诸疾治疗无不愈者,医名日盛。不久,被推荐入太医院,初为翰林医官,任温水主簿,后升光禄寺丞,皇帝赐以金带、紫袍,因其治疾无不效者,世人皆称之为神医。
陈昭遇治病有个特点,就是几乎从来都不看什么医书,——他日日拿着药囊,四处为人诊病,一天医治百余位病患,对于各种病证的证候,早已熟烂于心,口传心传,历多达妙。
作为医者,忠尧心中对陈昭遇、许叔微等人一直敬佩有加,也对诞生了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的翰林医官院颇为好奇,虽然眼下陈昭遇早已故去,不过名医许叔微却正值壮年,若有机会亲眼一睹风采,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夙愿。
忠尧并不知晓翰林医官院的具体位置,他在路边找了一个摊主问了大致的方向,便沿着牛行街往北走去,一路上,但见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
云婀则调皮地化作一只蝴蝶,时而在他周围飞上飞下,时而停在他的肩膀上稍歇片刻。
出了牛行街,向左转入一条拐子街,沿路俱是美食,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处处拥门,放眼望去,有王楼梅花包子、曹婆肉饼、桥西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史家瓠羹、万家馒头、薛家羊饭、梅家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乳酪、段家爊(āo)物、石逢巴子南食之类,皆声称于时,一家比一家热闹。
忠尧从一家“周待诏瓠(hù)羹店”旁经过,见一人操吴越口音,正在质疑店家:“你家的贡馀者要足足一百二十文一个,可其粗细果别,与市店十文者一般无异,怎么卖这么贵啊!”
店主见有人来挑事,不由冷笑道:“本店有名相传,店中所售之物驰誉汴京,俱是名品,价钱自然要比一般食店贵上一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你若觉得贵,就去别家!少在这里聒噪!穷鬼乡酸!”
“哈,还真是店大欺客啊!走就走,我还不高兴来了呢!哼!”那客人说罢,气得拂袖而去。
忠尧闻言一惊,暗自思忖道:“东都汴京的人果然会玩啊,这么早就开始追求名牌了!”
此时,一旁的店小二低声问道:“掌柜的,这人会不会去乱说我们待客不周,肆意诋毁抹黑我们店啊?”
“怕什么?!我周待诏瓠(hù)羹店的招牌是驰誉名家,岂是他说砸就能砸的?”
“可,可我们店的东西与别家相比,也、也差不了多少,但价钱却是贵了好几倍啊……”
店主周待诏狠狠瞪了那个店小二一眼:“你懂个屁!大抵东京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每年让人帮忙说好话,口口相传,以树口碑,又在邸报小报上刊印,广而告之,使了那么多银子,不卖贵点,怎么能把花出去的吴越口音,正在质疑店家:“你家的贡馀者要足足一百二十文一个,可其粗细果别,与市店十文者一般无异,怎么卖这么贵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